大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大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半霄非人間,大江橫其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江東巡部紀(jì)行
- 湛盧令我書大字,老來百事懶且拙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尖月贈朱幾仲
- 平易無他事,大道本自然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單判官秩滿言歸
- 竹葉舊曾浮大白,終囊新喜擘輕紅。 -- 出自宋·袁復(fù)一·昨暮侍玉霄亭坐新月初上涼風(fēng)疊至配以丹荔白
- 四海聲名今大手,萬人辟易幾降旗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楊誠齋韻謝惠南海集詩三首
- 垣制孰非經(jīng)大手,斯文無復(fù)數(shù)他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
- 汲黯固知當(dāng)大用,得君徒欲重淮陽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
- 一佛向來臨大地,萬松今獨近高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懷安軍云頂寺
- 言論道德歸大醇,葑菲不采顏色溫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王使君惠詩酒韻
- 所養(yǎng)固知先大體,人生何若嗜肥鮮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園蔬六首
- 吾君不忘遠(yuǎn),大明燭無疆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寄武岡使君表兄
- 少壯不力,老大何追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訓(xùn)子
- 長虹忽照影,大哉五色輪。 -- 出自宋·詹體仁·昔游詩
- 歡笑藉草飛大白,行廚載酒多於澠。 -- 出自宋·張積·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
- 借問孰為之,大化自然爾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荊棘頓披除,大道何其廣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歸田園
- 可憐朝市人,大與古相違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示兩兒
- 枯枝煮寒泉,大灶聲颼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讀東坡謫居三適輒次其韻·夜臥濯足
- 特書旌死節(jié),大字刻豐碑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金地闕人安大眾,玉京選士得高僧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送議公詳公詠
- 推誠不逆詐,大度宜納洿。 -- 出自宋·章杰·防風(fēng)廟
- 浮世有身元大患,此生何處是真家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至節(jié)寄家信
- 鑱崖刻石成大像,誰道老僧多伎倆。 -- 出自宋·趙德口·詩一首
- 一脈斯文擊大儒,干戈滿地獨詩書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文中子
- 悵望登臨日,大行山頂頭。 -- 出自宋·趙希彩·題狄梁公白云圖
- 圣主賜衣漫大地,西方國土未為寬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次照晦巖韻
- 瑣屑之私背大化,塵埃蔀明荊塞胸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李天與秀才
- 未觀紓長綆,大施如川溜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曹公
- 簪紳滿朝著,大半嗟排擯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太守答詩萊州
- 翠華幸西蜀,大物孰主持。 -- 出自宋·鍾興嗣·浯溪
- 戲歲東朝還大內(nèi),仙韶遲上萬年觴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皇太后合春帖子
- 野雞塵掠起,大舶勢方張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阻風(fēng)
- 寥寥湖上趣,大似水云僧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西湖別業(yè)
- 一{上艸中大下蟲}何唧唧,吟落兒童心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{上艸中大下蟲}
- 三弄琴聲彈大雅,一簾明月到中庭。 -- 出自明·朱權(quán)·宮詞
- 群山雖疊嶂,大海暗來通。 -- 出自宋·朱元升·應(yīng)潮潭
- 有時閑憶著,大是要知聞。 -- 出自宋·朱貞白·題棺木
- 文選數(shù)十詩,大半皆林泉。 -- 出自宋·鄒斌·華子岡
- 居民覆其屋,大半施白瓦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記萬載風(fēng)俗三絕
- 不享永年兼大用,終天遺恨負(fù)蒼生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哭鄆州孔給事
- 雜然鼓譟登大車,恍爾如蒙巨靈擘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題袁州東湖盧肇石
- 清謳雜風(fēng)竹,大嘯落巖狖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西峴峰
- 黃虞去我遠(yuǎn),大道邈難追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感懷(六首) (以下鄞游稿)
- 萌達(dá)未幾日,大火已南明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感懷(六首) (以下鄞游稿)
- 一胡據(jù)鞍執(zhí)大旗,翩然前導(dǎo)疾若飛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出射圖
- 越及昭王,遂大喪國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感古十四首
- 柏府高寒仰大臣,南來秋氣肅蒼旻。 -- 出自明·陳汝言·奉美南臺大夫福壽公(一首)
- 開口據(jù)上坐,大聲論興亡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
- 南巷豈須推大宅,東頭只合借三間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次韻和牧齋移居六首
- 蠲暑可忘吹大小,析酲聊復(fù)辨雌雄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張卿子湯稚舍泛舟看荷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