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大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此別何足道,大江東西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
- 今來游故國,大冢屈稱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朱亥墓?俗謂屠兒原?
- 至于文武,纘大王之緒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既醉既飽,小大稽首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楚茨
- 無已[4]大[5]康,職[6]思其居[7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蟋蟀
- 有美一人,碩大且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澤陂
- 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澤陂
- 四牡修廣,其大有颙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六月
- 彼其之子,碩大無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椒聊
- 彼其之子,碩大且篤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椒聊
- 螞蟻緣槐夸大國,蚍蜉撼樹談何易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滿江紅·和郭沫若同志
- 今日歡呼孫大圣,只緣妖霧又重來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和郭沫若同志
- 斥鷃每聞欺大鳥,昆雞長笑老鷹非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吊羅榮桓同志
- 秋風度河上,大野入蒼穹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律·喜聞捷報
- 急世英雄行大劫,莫顧塵界百創傷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將革命進行到底
- 千載長天起大云,中唐俊偉有劉蕡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絕·劉蕡
- 仰視百鳥飛,大小必雙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新婚別
- 又向人家啄大屋,屋底達官走避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哀王孫
- 楚山經月火,大旱則斯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火
- 拾遺平昔居,大屋尚修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陳拾遺故宅
- 無由睹雄略,大樹日蕭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
- 云斷岳蓮臨大路,天晴宮柳暗長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鄭縣亭子
- 服飾定尊卑,大哉萬古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
- 富豪有錢駕大舸,貧窮取給行艓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最能行
- 政化錯迕失大體,坐看傾危受厚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筍行
- 漁人漾舟沈大網,截江一擁數百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打魚歌
- 四松初移時,大抵三尺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四松
- 郭欽上書見大計,劉毅答詔驚群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秋枉裴道州手札,率爾遣興,寄近呈蘇渙侍
- 晚來江門失大木,猛風中夜吹白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相和歌辭·后苦寒行二首
- 文傳天下口,大字猶在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
- 山云行絕塞,大火復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立秋雨院中有作
- 閉目逾十旬,大江不止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…呈元
- 舊丘豈稅駕,大廈傾宜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張十三建封
- 束帶發狂欲大叫,簿書何急來相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秋苦熱,堆案相仍(時任華州司功)
- 竟流帳下血,大降湖南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入衡州
- 講堂非曩構,大屋加涂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,呈陸宰
- 金印明年斗大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秀骨青松不老
- 金印須教斗大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畫棟新垂簾幕
- 黃金腰下印,大如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枝花/促拍滿路花
- 我豈不欲往,大海路阻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又有一片石,大如方尺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高聲詠篇什,大笑飛杯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馬上作
- 雞鳴丑,高樓大宅得安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十二時行孝文
- 小樹低數尺,大樹長丈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坡種花二首
- 不爾民為魚,大哉禹之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洞庭與青草,大小兩相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太倉一稊米,大海一浮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思歸樂
- 改為避賢驛,大署于門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陽城驛
- 小者截魚竿,大者編茅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洗竹
- 九江十年冬大雪,江水生冰樹枝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旅雁 元和十年冬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