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大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亦知王大是昌齡,杜二其如律韻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
- 官雖朝大夫,身世已相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伯常同年移居郢州
- 圣人垂大訓(xùn),燦爛著方冊(cè)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子難題和樂亭
- 晚成應(yīng)大器,先得類凡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(zèng)外兄吳之才
- 狂簡(jiǎn)昧大體,所依官長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并寄楊樂道十二韻
- 群材方大來,軮軋夫帝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吳沖卿三哀詩
- 古路雖大道,不如今路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今古路行
- 華軒承大對(duì),見經(jīng)綸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感皇恩·延壽蕓香七世孫
- 神州雖大局,數(shù)著亦可畢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三十七
- 中有怪大鳥,好作犬號(hào)吠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錦衣鳥
- 天公老大,依然兒戲,困我世間羈鞅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永遇樂 夢(mèng)中有以王正之樂府相示者。予但記
- 醉鄉(xiāng)天大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樂府鳥衣怨
- 天公老大,不管人間世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思仙會(huì) 效楊吏部禮
- 群物從大化,孤英將奈何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南星中大火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
- 歸興憑大造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奉和隨王殿下詩 六
- 揚(yáng)舲浮大川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何議曹郊游詩 二
- 掀翻四大驚魚龍,踏破碧潭深處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劉心月
- 許瓢卻大堯天小,嚴(yán)瀨應(yīng)高漢座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桂隱
- 若士乘大鵬,跫音卜嫩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交媾成大寶,即是金丹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此珠價(jià)大實(shí)難酬,不許巧錐妄穿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林入室歌
- 悠然舉大白,清嘯散萬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夜闌
- 崢嶸侔大壯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宮調(diào)曲 五
- 成文興大雅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變宮調(diào) 二
- 明經(jīng)拜大夫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預(yù)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詩
- 能歡陵大夫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有喜致醉詩
- 黃雞長大白鴨重,瓦甕琥珀香新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
- 逾淮入大河,凄涼更難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祥麟踣大野,君子徒慨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熙熙返大樸,濟(jì)濟(jì)垂衣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好還實(shí)大道,狙詐徒人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歸來存大梁,秦甲懾東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天地若大甕,萬物生其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玄冰膠大谷,脫粟貴瑯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(二首)
- 安知徇大義,捐命為父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(shí)述事(十首)
- 好生雖大德,縱惡非圣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(shí)述事(十首)
- 龍奔?xì)w大漠,虎逝蟄空巃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賴有賢大夫,直道人不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日感懷
- 委心從大化,庶幾永逍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春(三首)
- 延頸慕大庭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述志詩 其一
- 高山臨大澤,正月蘆花干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(zèng)三侍御
- 湖月映大海,天空何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(zèng)三侍御
- 豈學(xué)屈大夫,憂慚對(duì)漁叟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(柳字)
- 蚌蛤乘大運(yùn),含珠相對(duì)酬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海昌望月
- 否極生大賢,九元降靈氣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(zèng)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(zèng)周太史)
- 春泉鳴大壑,皓月吐層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夜飲東亭
- 門前通大道,望遠(yuǎn)上高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望遠(yuǎn)
- 君詩通大雅,吟覺古風(fēng)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讀友人詩
- 必能行大道,何用在深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會(huì)上人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