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9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猥巖老衲針常把,度夏禪僧扇懶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衡山
- 系馬西門柳,憶聽去夏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曾子開舍人游藉田載荷花歸
- 前湖後湖水,初夏半夏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
- 遙知謝法曹,詩句多夏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酒與周法曹用前韻
- 宿雪雖盈尺,不救春夏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邦直學士沂山祈雨有應
- 隱君淡泊無人識,長夏一衫冬一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
- 宦家有道生忠烈,夷夏初寧諫齒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雎陽五老圖
- 瀑水含秋氣,垂藤引夏涼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初夏且幽莊
- 捻指過三月,又當春夏交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春暮
- 撚指過三月,又當春夏交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春盡日
- 不圖列貨殖,愿布九夏陰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四
- 草閣憑江置,江深入夏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陰水村 其二
- 密竹先秋意,長藤過夏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黃牛山
- 山藥依闌出,分披受夏涼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藥
- 西戍長回首,高城當夏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變竹枝詞九首之五
- 嫩嵐隔春叢,清竹鳴夏蟬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栗亭縣名嘉亭
- 直可憂秋廩,非徒病夏畦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喜雨八韻呈明叔
- 穿地作幽室,頗與朱夏宜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
- 重關獨居千尋嶺,深夏猶飛六出花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雁門關外
- 昔日登山愿,今年破夏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皇初平故隱
- 濟濟衣冠會,喧喧夷夏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扈從登封告成頌應制
- 詎寵生滅詞,肯教夷夏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
- 覽物正搖思,得君初夏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
- 石上漱秋水,月中行夏云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惠昌上人
- 精衷昭感膺多福,夷夏保咸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穹旻錫祐
- 樂清虛恬淡,無為華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萬緣多暇
- 爾教禁足不出戶,盛夏畏蹈螻蟻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紹巖上人寧親
- 唯詠冰雪辭,可以銷夏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僧說夏日閑居見寄
- 憑同始見山河壯,入夏方知日月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有唐吟
- 陰澗落春榮,寒巖留夏雪。 -- 出自南北·孔稚圭·游太平山
- 四面垂條密,浮陰入夏清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題薔薇花
- 還想安居日,應當后夏時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惠雅上人西游
- 春風百卉芳菲盡,長夏幽花卻稱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皋十首
- 脈發慈溪正,胞成江夏奇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長孺以新生子求名命日相兒
- 殘僧門徑靜于夜,新夏林塘暖自涼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四月八日攜子侄到上乘偶成
- 有池當軒綠,有花當夏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四月十一日與婦小酌玉蓮花前有感
- 春應不屑來,新正忽夏燠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新歲見螢火
- 帝眷憑秋稼,臣心仰夏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九日侍宴太清樓
- 東觀他年選,當求江夏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黃秘校書
- 釁隙不在大,巫臣圖夏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東南地缺天連水,春夏風高浪卷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巴河至蘄陽口道中得二詩示仲達與秬同賦
- 揚州何遜風流在,江夏黃香句法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無咎
- 餐華秋冬兮,食葉春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種菊:
- 路穿槐柳遶山斜,長夏村墟對物華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應之出城
- 石色凝秋蘚,峰形若夏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乞寬禪師癭山罍呈宣供奉
- 留住經春雪,辭來見夏云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回山后寄范酂先輩
- 長愛喬松院,清涼坐夏時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薦福寺僧棲白上人院
- 庭柳馀春駐,宮鶯早夏催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春晚侍宴麗正殿探得開字
- 扈蹕參天老,承榮忝夏官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六月歌周雅,三邊遣夏卿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