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7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煙蘿毿樹蒙松,夏綠更換春花紅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皂角灘
- 松江流其旁,春夏多苦水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祝風(fēng)三十二韻
- 洛陽推賈誼,江夏貴黃瓊。 -- 出自唐·韋嗣立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
- 棋墅風(fēng)煙清早夏,禊亭蘭茝暗殘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句
- 疑是空素山,冬夏海中白。 -- 出自宋·許將·成都運(yùn)司西園亭詩·雪峰樓
- 今年不雨春破夏,惴惕亦復(fù)針氈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兒輩喜雨韻呈太守
- 五風(fēng)十雨梅破夏,三青兩黃麥欲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村居二首
- 政余春眷眷,首夏骎骎,清和時候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醉蓬萊·政馀春眷眷
- 枕流飯脫粟,長夏以終日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
- 連雞縱漢有資夏,捕鹿何妨?xí)恨崛帧?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安宣相
- 曾知有貧者,冬夏皆皮裂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又省衣
- 爽塏何妨當(dāng)九夏,芳菲可惜過三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亭落成都官有詩次韻以謝
- 今日一成終祀夏,艱難啟圣賴皇天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觀表文韻
- 長年燠熱類炎夏,今日寒風(fēng)透窗牖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索酒
- 沼魴嶼鳥,春棠夏蓮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監(jiān)樂堂
- 行矣毋滯淫,坐夏猶可及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智齊師出峽
- 殘春始抽芽,首夏已敷綠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新梧
- 無雙自昔稱江夏,第一于今鄙解空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黃執(zhí)禮六首
- 扶疏巖下樹,入夏總成陰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(jī)簡堂自景星巖再住
- 芳春柳色連,長夏荷花繞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登遐觀亭
- 春暖錦棠覆徑,夏涼紅藕盈池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吾先圣人徒,游夏同淵源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
- 蘇家名稱震戎夏,如崧降甫尼生丘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樊眉州
- 綠陰似欲專清夏,不許林間見落紅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偶題
- 正江城、梅炎藻夏,做成重午。 -- 出自宋·許及之·賀新郎·舊俗傳荊楚
- 展轉(zhuǎn)幾十旬,初夏俄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病中紀(jì)事
- 柳條送我今槐夏。 -- 出自宋·劉光祖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先生句法從江夏,今代詞人孰比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
- 群生為疵癘,著夏失清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元衡
- 只道朝天在長夏,那知奉檄又殘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簡張王臣
- 歸來忽忽夏復(fù)夏,相過凡幾窮朝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(yuǎn)同彥章見過之作
- 琢琱而佩環(huán),染夏為裳衣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周明叔王成叟并上昌甫仲止二兄
- 若古兮多奇,御夏兮高明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山中雨辭
- 今也梯航慕中夏,無復(fù)更待招來者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高宗皇帝賢訓(xùn)終編錫賚進(jìn)詩
- 三峽桃源浪,九夏冰嚴(yán)霜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三月十八日鎖試童子侍其行卷蕭然無事成二十
- 廊廟補(bǔ)天手,夷夏想威名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水調(diào)歌頭·廊廟補(bǔ)天手
- 正冬白堆墻,初夏黃繞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詩余亦補(bǔ)和
- 新涼頗復(fù)欺長夏,舊事何妨閱短檠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予以謬作數(shù)種并總所奏藁遺參贊高紫微聞以閱
- 漠漠綠陰春復(fù)夏,多少事,總懸天。 -- 出自宋·黃機(jī)·江城子·醉來玉樹倚風(fēng)前
- 亭亭拔煙蘿,渠夏誰當(dāng)支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昆岳有佳人四章壽黃循齋
- 何當(dāng)蕆熙事,夷夏頌隆平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游籍田
- 今夕果何夕,非夏亦非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久欲乘槎去
- 今日快逢僧結(jié)夏,不刀乘興扣禪扉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四月十五游僧寺
- 憶昔入此山,首夏接春季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歲冬至唐村墳山掃松
- 為民除熱惱,盛夏袪炎威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再遇雪
- 漸雨回春,風(fēng)清夏,垂柳涼生芳屋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大?
- 深院悄,亂蟬嘶夏木,雙燕別春泥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風(fēng)流子·闌干休去倚
- 沴陰抗六陽,入夏苦旬雨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入夏初晴
- 獨(dú)聽松風(fēng)度九夏,兩發(fā)無情生二毛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余與仲退讀書山間壬至子無一日相拾已丑仲退
- 春羔秋麛,冬鮮夏朐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疏屋詩為曹云西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