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育王聚眾作夏,今夏東州,明夏西州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且月今朝半夏辰,修行道者有疏親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雪峰山中解夏,三門開放兩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偈十三首
- 春水滿四澤,夏云多奇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悅堂穆知合寫師頂相請贊
- 常恐胡冢傍,夏月零霜霰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古怨
- 病悟前書藏夏口,死留好句在江東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過南墅懷寒巖二首
- 徑山今日結夏,不分上中下座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文殊三處度夏,彌勒一味放憨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偈頌十八首
- 林泉好商量,夏末秋風切。 -- 出自宋·釋守芝·頌
- 郡齋鄰少室,夏木冷垂陰。 -- 出自宋·釋希晝·寄河陽察推駱員外
- 烏巨今日解夏,乃遵黃面老子二千年前話霸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一脈菲泉清夏后,千年酒甕醉秦皇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先上人歸越
- 西峰今年結夏,全然不成保社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春無三日晴,夏無十日雨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偈頌二十九首
- 有人寄僧過夏,南山大開東合,彼此出家兒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四首
- 干城高鎖月,夏云欲為雨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法爾不爾
- 文殊三處度夏,別峰兩院禁足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青春已去,朱夏斯臨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繒殼爛緗枝,夏果收新綠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爛熳二十八枝
- 慈竹筍抽疑夏籜,木犀花發認春香。 -- 出自宋·孫升·句
- 春堤要楊柳,夏渚待芙蕖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陪戎州范守閻倅飲涪翁紀事
- 春日鳴倉庚,夏夜風月清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兩溪
- 畫禽多獨語,夏木有馀涼。 -- 出自宋·唐異·閑居書事
- 春花簇隋露,夏實攢荒煙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韻竹米
- 華逮陟方,俾夏建厥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淳熙內禪頌
- 燕坐不知增夏臘,冥心安在更云山。 -- 出自宋·吳振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二百年馀主夏盟,尊攘事業古無倫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三晉
- 落絮蒙蒙立夏天,樓前槐樹影初圓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催趲荼醾交夏景,安排芍藥送春光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句
- 秋風桐飛翻,夏雨民怨咨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陳氏凈香亭
- 春禽一聲杳,夏簟五更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題竹軒
- 在天亨之時,夏氣方敷榮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春元東甲乙,夏亨南丙丁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晨彩發穉竹,夏音轉幽禽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道林寺
- 成宣諭日,畏夏愛冬。 -- 出自宋·趙由濟·譜樂歌
- 君臣賡載,夷夏肅清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寧宗朝享三十五首
- 況是九重當夏清,偏于扇枕得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端午貼子詞·皇太后閣六首
- 明道二年同夏課,四人兩舉盡登科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澶州孫司理
- 東家遺教遠,夏后建功殊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泗水
- 過眼青春寧夏得,污人黃土絕堪憐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獨立
- 春草階下歇,夏花樹底疏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退食園亭效韋刺史
- 春至東郭田,夏來北林木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答谷司仆見問
- 蕤賓主其仲夏兮,蓐收至而變商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傷落花
- 冬日何可愛,夏日何可畏? -- 出自明·胡翰·冬日何可愛
- 我心如風露,夏夜亦清涼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同丁秋官鳳儀夜坐
- 野史一書還夏五,客燈十載幾連窩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歸興(四首)
- 舊歷宛如昨,夏木今已繁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石林道中
- 反舌正當逢夏五,眾狙不復怒朝三。 -- 出自明·一雨法師·山中書懷
- 丹鳳歷端觀夏正,瑤華枝上見春工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元旦
- 與世淡無事,夏屋空渠渠。 -- 出自明·鄭胤驥·芥浮閣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