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秋花冬更開,夏實冬還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句
- 春以動含生,夏以奮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雷
- 春羹芼白菘,夏鼎烹紫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蘇子美滄浪亭
- 寶元元年西夏叛,天子命將臨戎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永興招詩夏太尉
- 冬披破羊裘,夏披破草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正仲都官知睦州
- 春飲景可樂,夏飲暑可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州王制待以長篇勸予復飲酒因謝之
- 東走滄海上,夏果采荔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施縡秀才下第
- 春梢長舊林,夏雨濕新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西禪院竹
- 前日已春盡,夏卉抽嫩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孟夏二日通判太博惠庭花二十枝云是手植因以
- 晚窗度急雨,夏木交繁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樓感事
- 春殘尚有蝶,夏首始見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
- 春去休驚晚,夏來還喜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春去吟
- 嘗憶去上初夏時,與爾同聽杜鵑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聽杜鵑思亡弟
- 可能乘興否,夏圃上盤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招司馬實游夏圃
- 東湖發詩意,夏卉竟如春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吳秀才之山西
- 吉夢靈蛇朱夏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鷓鴣天·吉夢靈蛇朱夏宜
- 方床洗湘斑,夏簟織蘄笛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竹枕
- 泥涂無去馬,夏木有來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無斁
- 可畏從來知夏日,難酬終古是春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將歸
- 春去余旬日,夏云已嵯峨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初夏
- 蘄簟紗廚與夏宜,法曹腰腹大何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七首
- 萬世基扃傳夏啟,百年威德畏軒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墻東有高樹,夏葉圓綠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雨四首
- 山禽慣不驚,夏木秀且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西山寒溪
- 芬菲悵已晚,夏陰生桑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沉丘道中
- 啼鳥古寺間,夏陰小園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公賁
- 已許孤高凌夏日,不妨堅老要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喬木
- 春禽猶競囀,夏木忽交陰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四氣
- 楚城木葉落,夏口青山遍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郝判官
- 噴向林梢成夏雪,傾來石上作春雷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天臺瀑布
- 臘高猶伴鹿,夏滿不歸城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貽住山僧
- 山寺取涼當夏夜,共僧蹲坐石階前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松寺
- 春宵多旅夢,夏閏遠秋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荊楚道中
- 春篁抽筍密,夏鳥雜雛多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苑中題友人林亭
- 西京無暑氣,夏景似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鳳翔范書記
- 春萌喜含養,夏籜竟分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對竹
- 張子臥石榻,夏子理泉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巖岫為
- 春風吹瑯玕,夏長蒼龍孫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
- 月白風清長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調歌頭·世事不須問
- 卻憶吳中初夏時,畚鍤去決湖田圍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永豐行
- 是非齊已久,夏臘比應難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題惟幹上人房
- 松柏手自種,夏陰郁蒼蒼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江十浮光隱者
- 鳴蟬忽以急,夏景晏林塘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西湖
- 春芳席馀紅,夏木蔭初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西軒同諸君探題得奩
- 朱櫻滿芳林,夏景始去變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游薛園
- 年芳已遠,涼夏疏疏雨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驀山溪·年芳已遠
- 留與越人共夏祭,莫教惡雨打成空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楊梅
- 六出英英九夏寒,短叢香玉映清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贈耕堂梔子花
- 倘令吳楚主夏盟,獲麟正恐春秋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汪卿
- 昨日裁成奪夏威,忽逢秋節便相違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古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