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暑極無可增,夏余亦復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新涼五言呈尤延之
- 秋至涼不隨,夏去熱未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新涼五言呈尤延之
- 南風開長廊,夏夜如涼秋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
- 秋風自天落,夏蘗與霜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蟲豸詩·虻
- 事業初傳小夏侯,中年劍笏在西州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夏侯侍郎
- 漢苑芳菲入夏闌,待君障日蒲葵扇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別李明府
- 向來炎官作夏旱,萬里彤霞烘玉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七月五日夜雨快晴
- 熨斗薰籠分夏衣,翁身獨比去年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午
- 始知時節駛,夏日非長輝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遠游
- 閑居逾時節,夏云已嵯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夏景園廬
- 岸幘偃東齋,夏天清曉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休暇東齋
- 積雨時物變,夏綠滿園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園亭覽物
- 燕居日已永,夏木紛成結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燕居即事
- 遠峰明夕川,夏雨生眾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始除尚書郎,別善福精舍
- 春野變木德,夏天臨火星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
- 日斜褒谷鳥,夏淺巂州蠶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雍陶入蜀
- 我來此游息,夏景方赫曦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銷夏灣
- 拂潤恐飛清夏雨,叩虛疑貯碧湘風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以竹夾膝見寄,因次韻酬謝
- 政樂中和,夷夏宴喜,官梅乍傳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中花/夜行船
- 化作綠陰槐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憶帝京·鳴鳩乳燕春閑暇
- 出民于水,惟夏伯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章
- 春蠶眠巨箔,夏蜩化枯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午寢
- 我行向厭次,夏扇日在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
- 冰壺不可與夏蟲饗,秋月不可與俗士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明略并寄無咎
- 樽前猶講學,夏夜眾星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晁道夫叔侄
- 寄岳云,安九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言二首
- 中間李建州,夏汭偶同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方干詩
- 春旱麥半死,夏雨欣及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
- 曲士漫談道,夏蟲豈知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
- 數畝豆苗當夏死,一畦蘆□入秋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九里山中 其二
- 云觀登臨清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臺城游/水調歌頭
- 羽斾拂南廛夏云清朝景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侍宴謝朏宅餞東歸應詔詩
- 春老酴醾香,夏淺筼簹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·山齋
- 汾流決人大夏門,府治移著唐明村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過晉陽故城書事
- (夏席清一作:夏簟清)樹陰滿地日當午,夢覺流鶯時一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夏意
- 又記得江東夏熱時,路上石頭如火熱,教我何處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茉莉避席方夏闌,芙蓉彈冠已秋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諸葛繡香園
- 冬至煉朱砂,夏至煉水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潘高士二首
- 陰氣凝兮雪夏零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悲憤詩
- 虞刑論小故,夏誓殄渠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悵望無因見夏后,再平水土敘彝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見寄(五絕)
- 清晝永,幽致夏來多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越俗鏡中行,夏祠云表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郡宅中齋
- 冬花采盧橘,夏果摘楊梅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粵王臺
- 忽憶高僧坐夏堂,厭泉聲鬧笑云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次韻
- 謀春未及竟,夏初遽見侵。 -- 出自唐·崔護·郡齋三月下旬作
- 春陰憐弱蔓,夏日同短晷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鮮于少府宅看花
- 初度喜逢維夏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仙子·浮家泛宅生涯好
- 和議一成夷夏福,蒼生擊壤詠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禮農本草闕,夏禹貢書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