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夏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方趁夏日永,不知秋已清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秋至
- 似聞夏潦不能沒,疑有神仙司諸幽。 -- 出自宋·張安修·題靈龜洞
- 火米夏收畬稻早,海椒春放瘴花遲。 -- 出自宋·張頡·寄答張五丈夔明府
- 吾聞夏后氏,經(jīng)啟良勤劬。 -- 出自宋·章杰·防風(fēng)廟
- 示君夏晝誦,惕惕其自傷。 -- 出自宋·章望之·夏晝
- 雨常夏潦盈,旱必秋田枯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南湖書院
- 春去夏來雨雪花,飛入隔窗點(diǎn)絳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暮春晚酌
- 試問夏祝融,何事苦憑陵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長短句四時(shí)問四首
- 蕭然夏秋際,甚者日食粥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
- 炳茲夏商鑒,滅國因夸淫。 -- 出自宋·種放·諭蒙
- 慶元夏四月,所至喧博雞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博雞
- 忽聽夏禽三五弄,新紅突過石榴枝。 -- 出自宋·朱復(fù)之·句
- 我聞夏后分四瀆,百川受職皆循良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孟冬觀淮水
- 馬谷夏泉經(jīng)雨漲,龍堆秋草拂云齊。 -- 出自元·柳貫·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
- 明日夏云徒極目,斷魂搖曳各天涯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春盡感懷
- 不知夏臘今如此,清隱庵前手種松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贈(zèng)滿公
- 思君夏之日,日在東園東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寄懷李丸
- 簾同夏亶真成陋,床類楊褒亦太寒。 -- 出自明·何良俊·春日皇甫司勛見過余出小鬟以箏琶侑觴司勛為
- 若從夏氏論親戚,我與梁兄何所殊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贈(zèng)梁五兄
- 蔥蒨夏林綠,高齋方夕曛。 -- 出自明·呂敏·辛亥五月過弘道西齋重題
- 葡萄夏初熟,顆顆如紫玉。 -- 出自明·盛時(shí)泰·擬古詩七十首(錄一十三首)
- 蘭池夏氣爽,桂棟秋云屯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宴徐子仁宅
- 除卻夏侯公,誰復(fù)閉目走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初來穿林誤躡狹徑旁幾墮崖去及還見之作此自
- 臺(tái)上夏陰濃,護(hù)田溪水綠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江郊
- 綠柳夏依依,差池玄鳥飛。 -- 出自明·王褎·題綠柳紫燕圖
- 清猿夏斷稽山廟,急雨朝平孝女江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會(huì)稽道中
- 武昌夏口東西路,畫史分明入毫素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赤壁圖
- 雨余夏氣清,煙聚園齋暮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晚步
- 山國夏多雨,冥冥氣不分。 -- 出自明·徐階·廣信阻雨有懷子明弟
- 秋禾夏麥謀生好,歲歲欣嘗兩度新。 -- 出自明·許穀·雜興次羅贊善韻四首
- 江天夏夜露氣清,山鳥忽作腸斷聲。 -- 出自明·楊榮·子規(guī)啼
- 霪雨夏來多,懸淙不可斷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??诎l(fā)舟泊真溪聊述所歷
- 奄忽夏已徂,憂懷紆且煩。 -- 出自明·張名由·夏日田家四首
- 石磴夏涼青荔合,山扉晝寂綠蕉舒。 -- 出自明·朱存理·宿光福寺
- 難與夏蟲語,永無秋實(shí)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魯直效進(jìn)士作二首歲寒知松柏
- 爞爞夏秋百源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·泉
- 當(dāng)此夏日,諸氣萃然:雨潦四集,浮動(dòng)床幾,時(shí)則為水氣;涂泥半朝,蒸漚歷瀾,時(shí)則為土氣;乍晴暴熱,風(fēng)道四塞,時(shí)則為日氣;檐陰薪爨,助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正氣歌
- 陰陰夏木囀黃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南歌子·疏雨池塘見
- 蠶無夏織桑充寨,田廢春耕犢勞軍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所居村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