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6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爭奈迷人逐境留,卻將言相尋名數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讀雪竇禪師祖英集
- 著林仙叟,夢境炊得,才香還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寶鼎現·著林仙叟
- 縹緲太虛真境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巫山一段云·云散金風勁
- 徑入無何真境界,明秀高峰玉立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酹江月
- 造物化成虛境界,人我是非叢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武陵春·造物化成虛境界
- 奈染諸緣萬境,生情識、招致群魔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庭芳 全真
- 老人旦起萬境寂,一笑向我吹微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梅
- 誰見春宵凈境,娟娟霽月當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書寺中所見四首
- 夢為神仙游,境界脫塵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峻極下院
- 人遠草木邃,境幽魚鳥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晚飯寶應
- 豈惟俘斬復境土,誓剖巢穴窮卵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
- 忽然向三嶺,境外為偏帥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寄源休
- 藥妙靈仙寶,境華巖壑選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,有禪堂觀天下絕境
- 莫嫌啖蔗佳境遠,橄欖甜苦亦相并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鄧州西軒書事十首
- 興似東山歸,境對曹溪悟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和司空相公假山
- 放懷自知人境異,極目頓覺天宇寬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會別龍山
- 甲兵洗黃河,境土盡白溝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瓜州歌
- 那得虛無幻境,元來透徹玄關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風雷開萬象
- 界疑華藏見,境入洞天遙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個是我心真境界,元非六六彼中天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寄題武夷橘林小隱
- 我斷不隨他境轉,身心一定誓無渝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題碧巖二首
- 慨然以義誓境內,黃牛山上寨可場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歌晏恭敬平寇偉績
- 脫俗宜風,離境收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繼重陽韻
- 得步長生內境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 四十一首 贈景公
- 先生結廬人境,竟不知、門外市塵喧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題闕
- 初地難當心境熟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 西山作
- 十二時中,外境不能侵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·修行還悟宿根深
- 照徹人間,幻境豈能堅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 榆次縣真常觀作
- 虛窗暑亦諒,境靜晝偏長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夏日
- 道味自然玄境外,凡中奇異必非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風裊長空清境界,凡夫興念大應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驗在目前諸境界,不是凡音有正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聞說洞中諸境異,誰知鼎內有非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無窮深可及,境角理推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知語默,境外見真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象外仙山諸境趣,若非修煉躡三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綠鬢潛驚老境催,更憐衰病困低回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偶成
- 堂上琴晝彈,境中枕宵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汪永豐被薦解組還朝
- 鯨海外多仙境界,蟻窠中有小乾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無題
- 全以個中為境界,更于底處覓溫柔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家釀酒鄉四首
- 流水落花公境界,摘山煮海我官曹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周德修侍郎守武陵郡
- 誰知根塵間,境界極空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香寂圃
- 機閑看凈水,境寂聽疏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建元寺集皇甫侍御書閣
- 盻睞方知造境難,象忘神遇非筆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
- 為依爐峰住,境勝增道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夏日與綦毋居士、昱上人納涼
- 斯焉得小休,境熟來已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云巖竹源二禪俱與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飯于竹
- 高堂面山水,境與動靜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廉馀堂
- 天策二首作,境幽搜亦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虛中上人寄示題天策閣詩
- 吟興終依異境長,舊游時入靜思量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道林寺諸友
- 地深草木稠,境靜魚鳥閑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山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