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4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個般真境界,贏得倚欄干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苔磯清境裹,花濕轉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心閑對境渾無競,寂寂長江萬里流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舟中戲書
- 身從勝境中來,句自活法中得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普門真境難描邈,剛被人傳入畫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觀音大士贊
- 不思議境全機路,何待逢人豎起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夢庵
- 冷非塵境外,靜是悟因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脫然不境外,無喜亦無憂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放浪
- 末山一境不露頂,直下全超五障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容大師水陸升座說偈
- 怡和心境了然同,大道無私處處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能觀一境萬境同,近塵遠剎我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頑空作境是誰安,不體十方源浩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心印
- 不墮根境識,那涉去來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光非照境,境亦非存,收拾不上,光境俱亡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過緣觸境總茫然,地闊天寬著那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瞿居士號無知
- 無邊剎境,自他不隔於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無邊剎境,自他不隔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地窮吳境雜楚粵,民生窘急矜豪強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閻秘丞宰雩都
- 山河異境傷王導,云海高翔羨管寧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舟中懷古一首
- 我公心境百煉銅,眼底萬物歸陶熔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樓尚賦趙大資大資重樓柏梁體
- 意定眾境生,一笑前峰遠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
- 惟思百境空,洗此一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酬鄧子
- 戰酣人境強回頭,晚乃逍遙脫塵累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嚴隱君九齡適軒
- 厭居塵境炎威熾,來納虛亭夜氣清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湖亭夜坐
- 夜澄眾境寂,月小松聲寒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山中雜詠
- 睛瞳隨境役,蟾兔及秋逢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雁山紀游七首·靈峰寺
- 神閑生境寂,思基入吟微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素上人游方
- 自憐老境漸侵尋,檢點頭顱雪旋深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韻凌義山二首
- 物隋塵境工榮顇,人觸心兵戰異同。 -- 出自宋·奕載·大雄寺
- 想見入境初,快睹爭星凰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呂憲帥維揚
- 朱轓臨境土,竹馬走童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趙達明太社知江州
- 憶尋絕境經幽寺,曾向東風酌妙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龜齡謁大禹祠酌菲飲泉
- 不求心境靜,但取世俗妍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單判官秩滿言歸
- 雅與仙境連,迥隔紅塵絕。 -- 出自宋·曾興宗·水竹幽居堂
- 動非緣境靜非祥,物物前塵現四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留題玉泉山堂
- 岧峣仙境倚層丘,百尺泠泠瀑素流。 -- 出自宋·張鎮孫·水簾洞
- 學疏達境還堪愧,道在窮途亦可亨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濘·勉子讀書
- 詩題蔗境不題名,墨跡懸巖碧蘚平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滂·題涌泉亭詩石
- 結廬茲境了前緣,端居漫作溪山主。 -- 出自宋·鄭若沖·紀夢
- 廬山在境好行春,猶恨奇峰半屬鄰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交代屯田惠書問紙尾批示若就江州至軍兼可腹
- 前朝勝境開華洲,今代書聲讀芳杜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花村草堂為李子原承歌
- 只因塵境遠,自覺主人閑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題楊法部容閑閣
- 寂寥人境外,何事武陵溪? -- 出自明·陳言·題張應鶴郊居
- 君房酒境愁中遠,玄晏書淫病后多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寄王曰常
- 小西方境隔層臺,半嶺何年一藏開。 -- 出自明·馮有經·石經洞
- 早知此境隔塵凡,只合棲神向丘壑。 -- 出自明·胡奎·夢游廬山
- 愛于人境遠,轉與道門親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濂·離思
- 未須人境遠,已覺世塵違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濂·元真觀
- 依依人境外,削跡散幽情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車·幽居
- 寥寥人境外,別有一林中。 -- 出自明·孔天胤·國清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