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在第2個字的詩句
塞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飯塞饑腸衣補破,不妨唧溜出家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飯塞肚皮飽,茶湔舌頰甘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通塞也虛離實坎,變化也連乾斷坤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墐塞兩版,蒙茸一裘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雜言
- 秋塞戌閒番馬病,春江流下蜀魚肥。 -- 出自宋·宋慶之·武昌懷古
- 遠塞新歸饒意氣,長年相遇倍勤渠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李屯田子震赴宛丘簽判
- 西塞山川馀舊跡,南樓風月有清歡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
- 絕塞阻長逾百舍,畏途經歷盡三冬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摘星嶺
- 拍塞家聲今幾載,云來見此千人英。 -- 出自宋·吳申甫·壽主簿
- 保塞平淮亦數勤,當時佐命幾元臣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馬成
- 傍塞兵戈猶曩日,滿園桃李又新春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還家寄邢德允
- 絕塞煙沙寶玉質,深宮日月自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讀昭君曲
- 出塞行瞻日,趨朝喜近天。 -- 出自元·柳貫·同楊仲禮和袁集賢上都詩
- 紫塞連天遠,黃云拂地寒。 -- 出自明·敖英·塞上曲
- 玉塞函封上紫宸,清秋使節凈埃氛。 -- 出自明·白范·八月廿三日夏店驛遇國公入奏得云字
- 九塞清寧十二秋,忽傳烽火過涼州。 -- 出自明·蔡可賢·聞洮河警
- 紫塞蒼茫能立幟,黃河容易可投鞭。 -- 出自明·蔡宗堯·秋思二首
- 紫塞金河里,天山弱水東。 -- 出自明·陳言·出塞曲贈林參軍
- 絕塞無來雁,荒城有噪鴉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晚至晉寧州
- 秋塞關難掩,春江棹可移。 -- 出自明·董少玉·塞上晚春憶家
- 沙塞人偏老,風霜馬不禁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沁州張源鋪
- 遠塞雁聲寒雨外,離宮草色莫煙中。 -- 出自明·谷宏·行經華陰
- 遠塞書難寄,空庭花自開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客中春晚
- 出塞人應笑,入關世始知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送翁武舉出塞赴陳中丞幕
- 柳塞胡笳夕厭聞,花門突騎時還出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寓治穀城寄京華親友
- 關塞風塵暗,山林出處難。 -- 出自明·藍仁·寄張云松
- 出塞春乘傳,投鞭晚下營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送陳郎中重使西域(四首)
- 出塞衛青猶荷戟,從戎魏絳漫論和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庚戌八月虜變二首
- 狐塞天低橫殺氣,雁山秋早動邊聲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送同年張子畏使代二首
- 榆塞年年別,蘭閨空復春。 -- 出自明·林世璧·折楊柳
- 玉塞繚都城,金河注林苑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送楊公望得滿字
- 沙塞孤城胡騎接,玉關落日酒泉流。 -- 出自明·劉廌·會寧道中別姜惟清主事
- 橫塞襟長白,穿胡帶紇干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北岳二十韻
- 北塞歸遠途,千里度陵谷。 -- 出自明·申叔舟·陽德驛
- 紫塞雁從江上過,故人書向日邊來。 -- 出自明·沈貞·得故人書
- 關塞正當山右臂,風雷近接海西門。 -- 出自明·石珝·天壽山
- 入塞長歌凱,還京促獻俘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挽吳都督四十韻
- 北塞君臣方駐足,中華將帥已離心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壬子秋過故宮(十九首)
- 古塞蕭蕭白草腓,漢家營里月光輝。 -- 出自明·孫七政·關山月二首
- 紫塞黃云萬里間,征夫一望總潸潸。 -- 出自明·孫七政·玉關怨
- 四塞黃云接,西征更北征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出塞(二首)
- 關塞猶戎馬,吟邊首重回。 -- 出自明·滕毅·秭歸即楚王臺舊基為新城
- 出塞陰山系驕予,歸朝原廟薦高勛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西京篇
- 榆塞秋先到,沙場日已昏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行塞
- 邊塞山川壯,關城地勢雄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扈從度龍門作
- 否塞求疏通,崎嶇戒顛踣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啟南淫雨
- 遠塞頻經擾,重煩團練行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送王團練赴邊
- 出塞風沙不浣衣,要分秋色占鷗磯。 -- 出自明·徐舫·白雁
- 寒塞無春不見梅,邊人吹入笛聲來。 -- 出自明·許妹氏·塞下曲
- 邊塞鼓鞞終日振,鄉關道路幾時通。 -- 出自明·雪廬新公·登姑蘇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