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在第9個字的詩句
塔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故山歲晚不歸去,高塔晴來獨自登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慈恩寺偶題
- 龍津如宴芝泥濕,雁塔題名麝墨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喜王虞部賜進士及第
- 駕言南畝游,遂有西塔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游謝氏山亭贈賢上人
- 侍郎修好燕群公,雁塔題名二紀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邊公式周表卿侍郎同年會
- 欲起游方去,重來繞塔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留題仰山大師塔院
- 一磬竹林外,千燈花塔西。 -- 出自唐·陸海·題奉國寺
- 浮梁倒影橫雌霓,寶塔張燈疊萬星。 -- 出自宋·呂希純·瀟灑亭
- 建隆無復舊行蹤,石塔開堂得遠公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岑老書云遠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
- 銀峰告政一千里,雁塔聯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寶學連公挽詩二首
- 都城百雉曉云空,四塔亭亭倚望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道過京師二首
- 傳聞仙人有蛻骨,玉塔未許窺幽潛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游銅梁縣云巖
- 寵門偶幸余光借,雁塔曾同伯氏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再和制帥
- 荒橋下馬久并立,孤塔懷人嘿惆悵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自登道來馬豀作
- 與君異姓如兄弟,雁塔相攜有名字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宋才夫解官作此送之
- 徒溢牛腰軸,誰題雁塔名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偶成律句十四韻
- 寂寥千載傳心印,雁塔光明閟舊蹤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安國寺
- 綠水浮梁貼,青林古塔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將至信州二首
- 已絕朱林渡,還瞻白塔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到江口寺
- 三年姑蘇驛,空望此塔近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靈巖
- 回廊寂寂為苔地,后塔陰陰造雨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并工
- 滄江掩映榿樹林,寶塔崷崒孤云岑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青神道中
- 烽臺雖有深秋燧,雁塔應無曩日僧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
- 汲泉倚仗臨荒甃,尋塔呼僮斸野營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思泉居士
- 沙洲橫渡荊江雨,石塔遙分岳麓煙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岳陽樓
- 講下諸徒弟,焚香石塔邊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悼古鏡果佛慧法師
- 興盡未歸去,斜陽上塔層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枯崖山行韻
- 虎韉尚落諸賢后,雁塔誰知幾榜前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送建康知錄操襟兄
- 勺泉清澈涵秋味,尖塔孤撐界夕陽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道場山
- 香煙昏壁沿廊黑,磚塔喧鈴徹郡聞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游能仁寺
- 添瓶野水遮還急,伴塔幽花落又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彭進士秋日游靖居山寺
- 險砌高臺石,危跳峻塔磚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小兒詩
- 拂雪從山起,過房禮塔回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冬日諸禪自商山禮正師真塔回見訪
- 此時小定未禪寂,古塔月中松磬高。 -- 出自唐·元孚·月夜懷劉秀才
- 神幡雙出紅霞動,寶塔全開白氣生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瑤池青鳥集觚棱,白塔金鳧閟夜燈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瑤池青鳥集觚棱,白塔金鳧惣夜燈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(六首)
- 僧堂全管數千貫,移塔舍錢念百過。 -- 出自元·智久·鷓鴣天 贊亨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彩色傳輝,再現黃金塔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·王臺峰
- 七寶宮中,壘起真金塔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·個人人
- 甚千年事往,野花雙塔,依然是,騷人詠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登邯鄲叢臺
- 彩虹跨海驚橋斷,寶塔沉云咤水懸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長卿明府具樓船泛泖登塔同開之吉士履善長史
- 舵樓欹仄風仍惡,燈塔微茫半月陰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北宮丸上作(本詩摘自報紙,失其題目。本題
- 僧廊罷雪窗猶曙,佛塔無風鐸自鳴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紹興孫察推席上
- 賀家湖東剡溪曲,白塔幽林聲斷續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倚吟閣
- 飛橋預快登山足,壞塔遙培吊古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過臨安海會寺東長橋有懷蘇文忠公
- 叢林忽涌中流地,雙塔曾擎半壁天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江心寺
- 一星化石江成陸,雙塔摩空寺裹山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金山寺
- 芙蓉晝見金銀氣,寶塔宵看舍利明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天池寺
- 曾于拂水巖頭望,一塔煙中認玉山。 -- 出自明·黃云·蕭齋坐雨感懷書事(二首)
- 鐘樓自吼南朝寺,佛塔還燃半夜燈。 -- 出自清·錢秉鐙·金陵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