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在第3個字的詩句
堂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已嘆堂堂去,將如寂寂何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幽居雜賦
- 人生堂堂七尺身,本與圣哲均稱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寓
- 殘歲堂堂去,新春鼎鼎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晚書懷
- 巍巍堂堂,鳳舉龍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巖圜老像贊
- 沖和堂中和氣襲,堆笏滿床群從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黃氏沖和堂
- 去日堂堂挽不回,新年又傍鬢邊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雨復寒遣懷
- 道山堂東直廬冷,手種疏篁半窗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懷示子遹
- 妙喜堂中正法眼,等閑滅在瞎驢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萬庵禪師真贊
- 哀哉堂堂七尺身,正坐舌端成業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坐客有談狄魚眼眶之美者感嘆而作
- 藹藹堂前林,中夏貯清陰;凱風因時來,回飆開我襟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和郭主簿 其一
- 白玉堂前一樹梅,為誰零落為誰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梅花
- 芙蓉堂下疏秋水,且與龜魚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
- 掃除堂屋就陰翳,公不自眠分與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
- 日出堂上飲,日西未云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日出堂上飲
- 指此堂上柱,始生在巖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日出堂上飲
- 深哉堂名意,推此宜勉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氏逢原堂
- 凈觀堂新構,幽尋客屢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靜照堂
- 淥凈堂前湖水淥,歸時正復有荷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僧惠思歸錢塘
- 玉饌堂交印,沙堤柱礙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白云堂前春解舞,東風卷得均勻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臨江仙·白云堂前春解舞
- 白玉堂前春解舞,東風卷得均勻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臨江仙·白玉堂前春解舞
- 一曲堂堂紅燭筵,金鯨瀉酒如飛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堂堂
- 一曲堂堂紅燭筵,長鯨瀉酒如飛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堂堂曲
- 慶朔堂前花自栽,便移官去未曾開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懷慶朔堂
- 雅知堂上居,宛得山中情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歲寒堂三題其一·歲寒堂
- 數仞堂高誰富貴,一枝巢隱自逍遙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桐廬郡齋書事
- 資善堂中三十載,舊人多是凋零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臨江仙·資善堂中三十載
- 況蘭堂逢著壽筵開,見爐香縹緲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連理枝
- 向蘭堂、莫厭重深,免清夜、微寒漸逼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睿恩新
- 雄氣堂堂貫斗牛,誓將直節報君仇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題青泥市蕭寺壁
- 暫辭堂印執兵權,盡管諸軍破賊年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次潼關上都統相公
- 玉照堂中淪早茶,下臨溪水織紋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
- 一老堂堂日,諸賢得得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虞丞相挽詞三首
- 道山堂後數株梅,為底偏於雨里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張功父梅詩十絕句
- 清賞堂中無管弦,鳳山樓上有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
- 玉淵堂下一梢長,倚賴春風壓眾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皇太子雨中賞梅偶成二首
- 碧落堂中夕眺余,一聲哀角裂晴虛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碧落堂暮景轆轤體
- 讀昜堂邊路,曾聞赤舄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三章
- 寅清堂上初相識,君如玉樹逢春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王用之判府監簿
- 外計堂前柳絕奇,南中無此雨渦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南雄驛前雙柳
- 報德堂前松造天,卜宅浩然老居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安成劉伯深爵瑞里報德堂上白爵圖
- 春風堂上劉更生,十年桂山問奇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劉子遠春風堂
- 名其堂五世,其昌未渠央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
- 道山堂下紅梅樹,速借晴光染一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問春二首
- 資善堂前得春早,宮梅一朵掠觚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經八盤嶺赴東宮講堂
- 甲觀堂初畫,青宮榜更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代錢塘宰莫子章賀皇太子生辰
- 清賞堂前隔俗塵,南枝得雪曉爭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皇太子梅詩二首
- 白露堂中細草跡,紅羅帳里不勝情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長信秋詞五首
- 夜置堂東序,朝鋪座右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,因成三十韻
- 主人堂上坐,行客門前度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捉捕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