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堂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秋入西郊,律調夷則,韓堂風露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庭芳·秋入西郊
- 問誰天上,瑤帖初供,玉堂歸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燭影搖紅·輦路融晴
- 有客那無酒,令人憶草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
- 良夜難虛拘,當復會此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八月十四夜對月
- 當洗老瓦盆,遲君醉溪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少章投贈
- 老我不解事,束書別溪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久雨
- 竹意亦自持,儼立何堂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明月雨再用韻
- 已被萊子服,種汝奉高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萱
- 何計休為吏,從師老草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元緒上人
- 獻壽人皆慶,南山復北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
- 不遇修寺日,無錢入影堂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題永忻寺影堂
- 坐夏日偏長,知師在律堂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寄坐夏僧
- 功成不敢掛茅*,全真堂里垂方便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全真堂竹簾
- 芳魂行遍秦川道,百子堂空無一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春夜辭
- 民生舒緩無夭扎,衣冠堂堂偉丈夫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
- 抱璞如臨淵,日入不下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法法不隱藏,今古露堂堂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靈山一會尚儼然,雷音堂中談不二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非男女相末山主,今古堂堂常獨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比此為津梁,赤體露堂堂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十七首
- 直饒天雨四花,爭似歸堂打睡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抱此幽露姿,愿登君子堂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對梅分韻得堂字
- 制止寺中房相硯,曹溪堂上祖師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
- 廬陵太守以名聞,君家堂前翁若□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譚氏榮壽堂
- 自幸知韋布,相期到廟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曾見卓時思亭
- [太簇為徽]巍巍堂堂,其道如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
- 翠幕卷回廊,銀燈開后堂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丁評事宅秋夜宴集
- 寵榮蒼玉珮,宴夢郁金堂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故程將軍妻南陽郡夫人樊氏挽歌
- 魏其既罷誰復見,養士堂中塵網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結客少年場行
- 麟送徐卿宅,蘭生謝傅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戲嬰圖
- 道場乃在云水鄉,碧瀾堂前去路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證上人住持道場
- 濯冠捧書函,平明獻朝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王推官赴官譙陽
- 今年沒入官為主,散盡堂中義宅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廢宅行
- 抱筐歸蕙徑,焚鼎薦蘭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采香徑(在香山之旁)
- 收歛萬古志,風雨一茅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琦公贊光堂
- 果公消息大茫然,六尺堂堂只眼前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果
- 曲澗通蘭若,馀間到草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雨霽聞溪流作
- 蹉跎誰識之,心膽空堂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
- 碧海開龍藏,青云起雁堂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樂城白鶴寺
- 選客虛前館,徵聲遍后堂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李員外秦援宅觀妓
- 肘后黃金腰下印,有高堂、未敢將身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身畔無絲縷
- 遙知垂弧甲第,置酒華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漢宮春·此老先生
- 如聞徒步輕千駟,未覺堂廚勝一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二首
- 銅人嘿嘿輸伊輩,鐵漢堂堂止此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侍讀常尚書絕句六首
- 雪冒禹碑石,云埋泌草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江貫道山水十絕
- 去猶耿耿心存闕,老尚堂堂表出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
- 勤披萊子服,種汝奉高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小圃花果二十首
- 郎君自有翹材客,焉識堂堂父執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錄顏魯公事
- 南國留棠舍,西郊閉草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范守仲冶二首
- 玄都觀里曾聯句,鐵壁堂中許附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