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人間無此貴,半仗暮歸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事
- 早得白眉名,之官濠上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家兄赴任昭義
- 誰為李白后,為訪錦官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杜立歸蜀
- 去年別君時,同宿黎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楊茂卿校書
- 看水逢仙鶴,登樓見帝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華州李中丞
- 病來文字拙,不要把歸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王嗣之典儀城
- 何計羈窮盡,同居不出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別李余
- 疏野常如此,誰人信在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春日同會衛尉崔少卿宅
- 親戚多離散,三年獨在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得舍弟書
- 莫便多時住,煙霄路在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
- 野人慣去山中住,自到城來悶不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將歸山
- 昨宵白露下,秋氣滿山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夕遣懷
- 訪我波濤郡,還家霧雨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朱慶馀越州歸覲
- 家寄河朔間,道路出陜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陜府內兄郭冏端公
- 自來江上眠方穩,舊在城中病悉除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酬禮部李員外見寄
- 涼飆下山寺,曉浪滿關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徐員外赴河中從事
- 迢遞河邊路,蒼茫塞上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李侍御過夏州
- 上將得良策,恩威作長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邢郎中赴太原
- 今朝郭門路,初徹蔡州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蕭正字往蔡州賀裴相淮西平
- 新居多野思,不似在京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友人新居園上
- 因客始沽酒,借書方到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山居寄友人
- 莊僻難尋路,官閑易出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王建秘書往渭南莊
- 綠陰斜向驛,殘照遠侵城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友人游邊
- 誰能知樂毅,志不在齊城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臨江仙·堂上簫韶人不奏
- 好在龍蟠虎踞,試問石城鐘阜,形勢為誰雄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初至金陵,諸公會飲,因用北州集
- 醉騎寶馬踏青云,嘶入城東第四橋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艷陽祠(三首。效唐人體)
- 粉麥白如玉,貿易入南城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—時看斫陣,異日待干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閱武
- 漂母祠邊暫據鞍,射陽城里徹鳴鑾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過淮安府
- 澶州城南見黃蓋,澶州城北胡兵退,南朝相公方鼾睡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城下盟
- 江南陸郎瘦于竹,種竹城東玉河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陸寬瘦竹卷
- 多情愧有東鄰卜,已辦城西款段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飲士常新居和席上聯句韻
- 天開野色川原凈,日出城頭霧雨消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樓頭鐘鼓報新晴,又是城南一度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
- 不須更作三同會,又聽城西《薤露》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再哭青溪
- 直過洞庭三百里,長沙城北是彤關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沙竹枝歌(十首)
- 干戈猶故國,貧病自空城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山中懷友
- 褰裳思云駕,望崖想曾城。 -- 出自魏晉·慧遠·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
- 微煙生晚浦,斜日上孤城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送人南歸
- 浮杯識海岸,持缽去王城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送白上人歸天臺
- 狂歌雪裹忘年老,高臥城中傲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福城無雪然人物與洛城一也
- 召南禮樂棲何許,故莒城中太史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太只敫
- 燕云海闊歸鴻杳,蜀漢城荒戍馬閒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將軍擁節起,長戍受降城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關山月
- 芳草連平楚,晴樓出遠城,此身南北外,漁火是閑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村晚望
- 柳巷閑漁艇,山扉對水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彭澤后人
- 野云低水樹,山寸閉春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隱士游京淮
- 上元時節皆相慕,皇都城里萬家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紫蓋洞庭人駕鶴,虹霓城郭道為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誰信紅塵隨處凈,不論城郭與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閒居書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