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一勞堪定國,萬里即長城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
- 炎洲苦三伏,永日臥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夜坐
- 九河水壯龍狐出,十二城荒向鶴棲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過蘇祿東王墓
- 金山寺近塵埃絕,鐵甕城深氣象雄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憶潤州葛使君
- 大江冥冥截海流,鐵甕城高排萬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南徐懷古
- 歷歷渡遙程,仙山向赤城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于君錫節推
- 分明相憶夢,夜夜出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遠人
- 時無李供奉,誰識謝宣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孤鶯啼永晝,細雨濕高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春雨
- 閉門睡過春,出門綠滿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初夏游八關寺
- 蒼云屯十里,不見陳留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種竹
- 客子無定力,夢中波撼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風雨
- 風送孤篷不可遮,山中城里總非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諸周二首
- 此地星已落,兼無古時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寄監察從兄
- 邊士不好禮,全家住軍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進士李殷下第游汾河
- 朝來見人說,卻知在石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代羅敷誚使君
- 雁行蔽虜甸,魚貫出長城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贊德上越國公楊素
- 會取淮南地,持作朔方城。 -- 出自隋·明余慶·從軍行
- 早晚悟無生,頭陀不到城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題空山人石室
- 遙知盈卷軸,紙貴在江城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喜逢妻弟鄭損因送入京
- 幾年朝鳳闕,一日破龜城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答蜀中經蠻后友人馬艾見寄
- 處處煙霞尋總遍,卻來城市喜逢師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贈玉芝觀王尊師
- 漢陽無遠寺,見說過汾城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岳陽晚景
- 看獵臨胡帳,思鄉見漢城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送于中丞使北蕃
- 世家曾覽楚英雄,國破城荒萬事空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夷陵城
- 蒼芷溪煙晻靄山,翛然城角起天端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句
- 夫子住東野,經年不到城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贈隱士
- 目送千山爽氣,簾卷一城風月,杖屨合彷徉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謝安涵雅量
- 君但飲,莫覷他、落日蕪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八節長歡
- 城里爭看城外花,獨來城里訪僧家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詩一首
- 膽氣高虛空,眼目無疆城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未遂去蓬瀛,閒居在舜城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河中田沃兼呈李瀆徵君
- 吾廬正相望,不似在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題高都監新亭
- 何時再相見,去去海邊城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遷歸青社
- 野竹漫山水漫門,未離城市卻如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訪吳元鼎如村五首
- 金輝余列火,玉價自連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挽詞三首
- 九卿固美秩,不如偃專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寧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為韻
- 天方開樂土,地忽起佳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次政殿大學士樞密洪公挽詞二首
- 弟兄亦云幸,假節仍專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送兒女至昭亭見寄
- 山橫桃葉流,江動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書事
- 千秋季子國,百雉闔閭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投贈徐平江三十韻
- 長安三月三,水邊盡傾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上巳日王仲宗趙德溫見過因招趙仲縝任卿小集
- 鹿門亂走團欒久,才到城門有鼓聲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鷓鴣天·舊日桃符管送迎
- 點點守宮包紅淚,縱傾城、一顧傾城顧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寄情桃葉渡,吊古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金陵胡撫干仲芳
- 今日龍華寺,昔時黃姥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龍華寺壁
- 何人為寫悲壯,吹角古城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 聞采石戰勝
- 朔風吹野草,寒日下邊城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送南臺從事劉子謙之遼東
- 不知別后夢,底夜到宜城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襄陽蹋銅蹄(三首)
- 菌耳懸枯木,燒痕入古城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淮安舟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