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天南多鳥聲,州縣半無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南中
- 退朝寺里尋荒塔,經宿城南看野泉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杜侍御
- 重賜弓刀內宴回,看人城外滿樓臺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
- 云間雙鳳鳴,一去一歸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和裴相公道中贈別張相公
- 三受主人辟,方出咸陽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王侍御
- --顏真卿楚國千山道,秦城萬里人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送耿湋拾遺聯句
- 籍受新官詔,拜恩當入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友人竟不至,東北見高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野寺后池寄友
- 羌胡據西州,近甸無邊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西州
- 共醉移芳席,留歡閉暮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
- 江深青草岸,花滿白云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寒食書事二首
- 朝朝暮暮人送葬,洛陽城中人更多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北邙行
- 翩翩出上京,幾日到邊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騎曹靈州歸覲
- 贈別盡沽酒,惜歡多出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人任濟陰
- 回首吟新句,霜云滿楚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
- 明日重陽節,無人上古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遠客
- 月明渡口漳江靜,云散城頭贛石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虔州韓使君
- 放火燒奚帳,分旗筑漢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漁陽將
- 出門看遠道,無信向邊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思遠人
- 江連惡谿路,山繞夜郎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蠻客
- 幾道征西將,同收碎葉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征西將
- 劉君久被時拋擲,老向城中作選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答劉競
- 落日開鄉路,空山向郡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按覆后歸睦州,贈苗侍御
- 片云郊外遙送人,斗酒城邊暮留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賈三北游
- 漂泊來千里,謳謠滿百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
- 潮聲來萬井,山色映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時謬蒙差攝海鹽令,聞王師
- 已教青海外,自筑漢家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平蕃曲三首
- 冒風歸野寺,收印出山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元錄事開元所居
- 寒潮落瓜步,秋色上蕪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更被奏留淮南,送從弟罷使江東
- 萬里空江菼,孤舟過郢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袁處士
- 水歸馀斷岸,烽至掩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行營酬呂侍御,時尚書問罪襄陽,軍次漢東境
- 歸人失舊里,老將守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使至申州,傷經陷沒
- 春隨千里道,河帶萬家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史九赴任寧陵,兼呈單父史八時監察五兄初
- 喬木映官舍,春山宜縣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維尉諸暨(嚴即越州人)
- 一旦遵歸路,伏軾出京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朝請后還邑,寄諸友生
- 溫泉有佳氣,馳道指京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四禪精舍登覽悲舊,寄朝宗、巨川兄弟
- 寒菊生池苑,高樹出宮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奉和圣制重陽日賜宴
- 淮海生云暮慘澹,廣陵城頭鼙鼓暗,寒聲坎坎風動邊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鼙鼓行
- 依微吳苑樹,迢遞晉陵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奉送從兄宰晉陵
- 北齋有涼氣,嘉樹對層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夏景端居即事
- 還期應不遠,寒露濕蕪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槐廣落第歸揚州
- 忽報南昌令,乘驄入郡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御(自南昌令拜,頃同
- 念子抱沉疾,霜露變滁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覽褒子臥病一絕,聊以題示(沈氏生全真)
- 合沓車馬喧,西聞長安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酬鄭戶曹驪山感懷
- 暮雨投關郡,春風別帝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澠池崔主簿
- 攀林憩佛寺,登高望都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
- 響迥憑高閣,曲怨繞秋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樓中閱清管
- 首夏辭舊國,窮秋臥滁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齋感秋,寄諸弟
- 逶遲歲已窮,當造巴子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令狐岫宰恩陽
- 日暮風雪起,我去子還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自尚書郎出為滁州刺史(留別朋友兼示諸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