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誰謂伯倫聞見滅,卻甘曲蘗自沉埋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被酒
- 未存靈運生天想,卻羨劉伶就地埋。 -- 出自當代·啟功·失眠
- 我在目前人不識,為留一笠莫沉埋。 -- 出自宋·掛笠道人·詩一首
- 若言已得三禪樂,未免將身自活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頌古六首
- 無端諸老爭呈丑,未兔將身一處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和真歇墨跡三頌
- 從此一面看驗后,也須拙地為深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頌古三十一首
- 德山智量過君子,活捉生擒立地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
- 斷頭剖腹從輕斷,直待還魂合處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
- 賊身已露徒囘首,鬼面神頭一處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凈全·頌古三首
- 收來放去無多子,鐵眼銅眼被活埋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頌古三首
- 壁上葫蘆風打落,床頭拄杖被塵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永藏主到雁蕩山放牧寮請益
- 三世諸佛,正視無門,白牯貍奴,活埋何限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脊梁不具黃金骨,碓米坊中被活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十九首
- 大悲院里趁村齋,卒死無人出地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普化贊
- 老盧不解擔當得,火種只今無地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古樵
- 無端更被人攛掇,憤憤扶鍬去活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定侍者奔乃師喪諸公以偈乃求題其后
- 看日龐公監本獃,深深好與一坑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居士看日靈照先化去圖贊
- 越山清絕無塵翳,不到胡僧取次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禮云門千歲塔
- 當年杜撰講天臺,活被平人掘窖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智者大師遷葬圖贊
- 洞山平地露尸骸,庵主將身一處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不見一法在門外,平地無端自活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想得梅邊舊行徑,履痕聞被落花埋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寓歸云閣懷上竺聽雨齋馨果二友
- 杓柄人人入手來,莫隨顛倒自沉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稍硬風頭早已乖,更歸暖處自沉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拜明招塔
- 不擬不動自纏縛,別有生機掘地埋。 -- 出自宋·釋宗印·偈頌八首
- 阿師昨日赴村齋,幾被他人一窖埋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貪吏革心寬貶坐,頑甿耒耜不椎埋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趙憲御史赴江西三絕
- 年少才非洗馬才,珠光碎后玉光埋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衛玠臺
- 邃宇半依蒼木里,秀峰長是白云埋。 -- 出自宋·曾漸·登麻姑山
- 若發薦章求腳色,下官蹤跡轉沉埋。 -- 出自宋·張璹·與葛洪
- 更使下官供腳色,下官蹤跡轉沈埋。 -- 出自宋·張鑄·寄葛源
- 寄語沖虛諸道友,芒鞋竹杖不須埋。 -- 出自宋·趙子甄·寄道友
- 所悲竄遂萬里來,豺狼得路忠信埋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送杜靖國知連州
- 儒衣僧帽道人鞋,到處青山骨可埋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自贊
- 天昏地慘鬼夜哭,至寶欲出風云埋。 -- 出自明·焦竑·石鼓歌(閣試)
- 天低白日浮云合,地勝黃金與土埋。 -- 出自明·藍仁·題六朝遺秀圖
- 弦管變成山鳥弄,屟廊空信野花埋。 -- 出自明·李楨·月下彈琴記集句詩(二十首)
- 乏財原憲貧非病,荷插劉伶死便埋。 -- 出自明·湯胤勣·秋懷
- 蛾眉一瞬歌塵散,魚腹千年俠骨埋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引元和
- 頹榭草深歸燕繞,故宮月冷野狐埋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館娃宮次韻命二女同作
- 此日錦笙惟島弄,當年雄劍自塵埋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引慶和
- 落英正想孤山道,一尺裙腰厚處埋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上巳日園梅始盛開
- 換得秣陵山十畝,香名不與骨俱埋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馬湘蘭挽歌詞
- 犢鼻著來堪滌器,魚腸脫卻與椎埋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戲簡幼元
- 筑臺臨水巧安排,萬象軒昂發瘞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其三鵲山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