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埃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金甲銀旌盡已回,蒼茫羅袖隔風埃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過馬嵬二首 [第二首一作李遠詩]
- 柳梢黲黲坌晴絮,杏萼爍爍翻遺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初聞思歸鳥憶昨寄崔伯易朱元弼
- 忽忽勞生歲月催,時偷高跡出浮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甘露寺閣
- 西顧波濤浮日月,東歸天地入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束伯仁
- 政須青山映白發,顧著皂蓋爭黃埃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
- 每憶云山養短才,悔緣名利入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再經天涯地角山
- 犀軸冰寒苕水句,衲衣雪暗錦營埃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十二月二十六日出郊訪無畏詩禪暮歸奉寄
- 猶賴雅章留刻石,時時閑看拂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李殿院移鎮淮陽
- 幾日云陰合又開,良田秋近起黃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答金元鼎喜雨
- 雨后紅蕖滿意開,風前綠凈絕纖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答金元鼎喜雨
- 江上潮聲日夜來,相望蹤跡共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寄梁士衡
- 未能九土霈一雨,尚與千里清炎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桐柏觀三井龍潭下為瀑布
- 公子飄然有俊才,此臺翻覺在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鳳凰臺
- 清虛冷淡神仙事,笑名場、多少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風入松·愛閑能有幾人來
- 魚鎖生衣門不開,玉筐金月共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期盡
- 魯望有靈還見笑,更回城郭戀塵埃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秋月乘興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長橋夜泊南岸旦游
- 人事百事俱變滅,祗應題字不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題龍隱巖
- 只恐難將冰雪面,伴渠桃李并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梅邊
- 柴門雖設不曾開,俗面向人三寸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弟
- 行輩參差落后來,未經老筆掃氛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辟雍同舍用予魁字韻
- 誰喚山民亦此來,蒼浪猶帶野田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問字無人載酒來,渴思老瓦洗晴埃,半生自作鷗盟主,何物遽移蛇影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解頤鼎鼎得匡來,凈洗詩脾萬古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俯仰十年如夢耳,舊題剝落已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宿芙蓉驛
- 昨窺古鏡十分瘦,病起晴窗一硯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胡得唯索寫近詩
- 山翁意重百金值,俗士面有三寸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梅邊約客
- 沙場草青胡運衰,軍書抵急飛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排門夫
- 雨屢適從何許來,雙蓬無處避風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用韻酬沈同年
- 亂山深處有誰來,詩硯荒寒一寸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韻簡趙尉無牡丹
- 水圣山城幾往來,雪鷗亦怪面生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林同年見寄
- 欲待無人連夜看,黃昏樹樹滿塵埃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杏園
- 意入敞亭趣有永,目游高閣望無埃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木刻屏風
- 十二闌干百盡臺,登臨洗盡眼中埃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題濟川橋
- 仰荷皇天全薄命,信知浮世等輕埃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憶弟二首
- 嗟余楚狂百無用,長安十載餐黃埃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憩紅詩課戲題一待于后
- 父母何曾使我瘉,自將身去狥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
- 我羨怡齊去又來,澗邊無一點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怡齊周居士兼簡湯東澗
- 雙手乖如雙眼乖,等閑凈出頂門埃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刀鑷黃陳二生
- 未免有情難遣此,本來無物卻沾埃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三月一日對酒興歌
- 鳴蹕聲中曉仗回,錦裝馴象踏紅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奉迎車駕享太廟還宮
- 寒食杏花江店雨,春衣柳絮驛程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賈文學以郡薦赴禮部試畢歸吳
- 今古悠悠共涕淚,江山寂寂盡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嘆
- 移盡此情紈扇上,人間何處有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以扇求馮元禮覲畫山水
- 千古惟傳吹帽漢,大將軍、野馬塵埃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宿雨輕飄灑
- 淺水低坡幾樹苔,冷光搖動玉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梅坡
- 好竹迷時手自栽,一軒寒碧謝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竹軒小睡
- 襟抱極知非世俗,簿書那解作氛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陸務觀效孔方四舅氏體倒用二舅氏題云門草堂
- 雨中好竹不難栽,雨后清無一點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竹軒睡起詩和者既多輒復次韻
- 愁是獨尋歸路去,人間步步是塵埃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早出洞仙觀
- 漸老向人空感激,一生驅馬傍塵埃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重陽日示舍弟 時在吳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