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垣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漢使節空馀皓首,故侯瓜在有頹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郁林
- 紅葉紛紛蓋欹瓦,綠苔重重封壞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南遇天寶樂叟
- 日落啼鴉隨野祭,雨余荒蔓上頹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寒食臨川道中
- 漫漫晚花吹瀼岸,離離春草上宮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試院春晚
- 處處移蔬乘小雨,時時拾礫繞頹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種蔬
- 近縣傳聞頗多盜,呼兒插棘補頹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開歲陰雨連日未止
- 大人乞馬癯乃寒,宗人貸宅荒厥垣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仁和里雜敘皇甫湜
- 桑條索漠棟花繁,風斂余香暗度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湖陰先生壁二首
- 頑民盡遷高壘削,秋草自綠埋空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晉祠
- 荒臺野徑共躋攀,正見榴花出短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西園石榴盛開
- 旗回五丈殿千門,連綿南隥出西垣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御制春臺望
- 鳳雛聯翼美王孫,彩服戎裝擬塞垣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李尚書郎君昆季侍從歸覲滑州
- 季春人病拋芳杜,仲夏溪波繞壞垣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
- 滿城楊柳正黃繁,幾處秋千出短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同畢紹寓泊永城招李深昆仲
- 海水無波分島嶼,扶桑見日認藩垣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迤郎中使高麗
- 為賀圣朝文物盛,喜於初入紫微垣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聞進士孫何及第因寄
- (題柳谷泉,見《應天府志》)頹垣化為陂,陸地堪乘舟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句
- 看終白雪青山技,不覺斜光上縹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太尉三月十三日錫慶院二首
- 岸巾晝日聊相對,坐聽凝笳出繚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秋日射堂寓目呈應之
- 君不見連昌宮殿洛陽西,破瓦頹垣今古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飛螢詞
- 才明走馬絕馳道,呼鷹挾彈通繚垣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少年行
- 猶持副節留軍府,未薦高詞直掖垣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
- 何人奏事含風殿,日晏鳴珂下紫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·漱玉
- 北望九疑云盡外,重華端拱太微垣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蒼梧即事(三首)
- 亮節金堅氣玉溫,入登廊廟出藩垣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堯夫知陳州
- 怪見臺光映東壁,郎官又侍紫微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少保商先生壽七十
- 玉漏聲中聞底事,反將前席待新垣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賈生
- 宗廟誰開內使門,臨江依樣又穿垣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景帝
- 牡丹千葉千枝并,不心荒涼在塞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牡丹
- 蝸牛不曉蟲魚法,作意麻搽篆粉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小園即事五首
- 太微已動哀烏色,應待循良款相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往蒙丘宗元知縣以佳句為壽今承解邱次韻贈別
- 無由一寄南窗傲,相望迢迢西掖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聞李四光丞頻游北園因有懷寄
- 逢人未免腰如磬,議政常防耳屬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郡中即事書懷
- 一檐冬日送清溫,疏竹蕭蕭覆短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市接待院壁
- 大省新開方岳重,人間第二紫微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新省呈右相及藩參諸公
- 前隨鸞鶴登霄漢,卻望風沙走塞垣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送令狐秀才赴舉
- 曉日破紅浮門栱,夕云凝紫護周垣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
- 沙隨秋漲漫川原,沙外人家盡毀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漢江岸二首
- 閬風學士望朝野,即日賜環司諫垣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磅大受赴選天官
- 茫茫舊楚祗芳草,處處朱樓空斷垣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仁仲至荊門
- 寒雀蕭蕭凍不喧,背人緣底過頹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梅花十絕句
- 久客諸侯寧郁郁,公卿元自出藩垣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羅季能赴江陵幕
- 濯足就宿會真殿,如乘析木棲微垣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西風吹醒槐安夢,斜日悠悠半隱垣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費廷玉
- 香藹路陰埋古井,枝纏瓦影接頹垣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桐花
- 且與笑傲瀛洲,風流詞翰,自是西垣客。 -- 出自宋·芮燁·念奴嬌·化工著意
- 金貂玉鉉奉君恩,夜漏晨鐘老掖垣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秋日書懷
- 自憐長策無人問,羞戴儒冠傍塞垣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兵后尋邊三首
- 誰疑忠諫郭欽言,不逐戎夷出塞垣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郭欽
- 朝罷通中一覺眠,右銀臺路入西垣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朝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