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在第6個字的詩句
垂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應嗟遠別,垂組正夸鄉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周正儒知梓州
- 此君已覺垂垂老,稚子今看稍稍長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周較書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兒去就十余年
- 逞素愁金谷,垂珠遲玉盤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櫻桃花
- 我聞老叟言,垂涕者良久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涿州道中錄野人語(良鄉役夫)
- 細雨沾長道,垂條濕去旌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別顧太史開雍時冊封周藩取道回吳
- 青山何處堪垂淚,殘月疏鐘下影堂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挽方山闡維那(二首)
- 我愿三春日,垂光照紫荊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勉學詩(八首)
- 赤驥困皂櫪,垂頭避駑駘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次鄭好義見貽韻(二首)
- 人不看,恐淚垂,晉朝羊公今為誰? -- 出自元·張憲·贈鐫碑王生歌
- 早梅紛白雪,垂柳散青絲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偶題三首
- 鳴下趨文陛,垂紳拱御床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安撫生日
- 水竹環之翠垂弓,波光暗射驚魚蟲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
- 瓦鳴琢琢檐垂縷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賀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韻
- 渭濱一叟發垂素,西伯與之無雅故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題嚴子陵釣臺
- 勉齋恨得晚,垂絕傾所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答李武伯
- 西橋小小似垂虹,十里薰風胯下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西橋玩月
- 偉哉夫子,教垂萬祀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贊文公朱先生像
- 甘霖尚想四垂合,清境無因一到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林司戶清水巖韻
- 鄰鄉父老同垂淚,兩縣甘棠蔽芾陰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高兵部
- 天公豈無意,垂老更芳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月菊
- 宸歌旌有道,垂象賁中林。 -- 出自宋·陳越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滄波此處堪垂釣,當代無人肯拂衣。 -- 出自宋·陳植·吳江太湖笠澤虹橋詩
- 待月凝云關,垂竿釣雪灘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王文孺臞庵
- 十年夜雨頭垂白,萬里春風草又青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陳彥恂北上兼簡李奇卿學士
- 漸老之日來垂垂,已去之日不可追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正仲復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
- 浮沫逢槎聚,垂瀑依岸穿。 -- 出自宋·杜曾·峽山古調
- 使彼毛羽蟲,垂頭自懷羞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唐寺丞丈解郡紱東歸一首
- 安得如漁翁,垂釣江之涘。 -- 出自宋·范令聞·回龍院
- 扁舟一葉掠垂虹,因泛江蓮得識公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挽宋尚書余公二首
- 有一不死人,垂云遨其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十月菊半槁,垂近長至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共憐雪鬢雙垂叟,時到花屏萬仞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平心胡祠監見惠生日五首
- 我不上南山,垂近四十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初過皋亭山,垂近臨平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泊赤岸微曉
- 輕船搖兀涕垂頤,我見人船更謂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丹陽道中大雪
- 發稟濟青黃,垂紳曳朱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
- 添兵薅草寇,垂早降梅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二十六日雨后添嚴軍南擊賊寨
- 豈肯舍此去,垂涎公與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苗經歷耕野
- 誤蒙玉堂老,垂顧草廬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師道慶予七十
- 又不見吳江垂虹三高祠,鴟夷一舸浮西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九原可作塵垂涕,今日前時事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
- 挑包前日過垂虹,明旦剩潮向浙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走筆送吳僧慶間游明越
- 綠蘿結石壁,垂映清芬堂。 -- 出自明·方氏·北窗
- 稻鐮影盡云垂野,衣杵聲高月滿空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秋風亭
- 烹鮮供一飽,垂老正相便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題可耕漁處
- 呼兒出柴扉,垂綸坐沙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仲明舉西郊別墅
- 強敵乘釁起,垂涎睨蜀疆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吊張道從
- 往來二十秋,垂涎焦肺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前十三章未見營創之意因成古風
- 騏驥服鹽車,垂頭困長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張安國赴天彭司錄
- 所存醉翁文,垂耀信百世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滄浪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