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垂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正嫌風攪浪花碎,更被雨沖云葉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閬州
- 錦荔戎州第一奇,大如雞子壓枝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戎州
- 碧草望迷煙漠漠,黃梅看熟雨垂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高守無隱官閑即事
- 窗間遠岫青千疊,樓外長天碧四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高守無隱官閑即事
- 我行常苦雨相隨,旱甚民心若倒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大泉遇雨
- 秋陽汎汎流清暉,帆腹不張旗腳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集湖德濟廟用趙尉廉留題韻示周欽夫程彥游
- 天涯十載無窮恨,老淚燈前語罷垂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臨川逢鄭遐之之云夢
- 客意無聊花亦老,風煙錯莫雨垂垂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浣溪沙
- 澄潭想像云頭涌,懸瀑依稀雨腳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·鱣溪
- 院宇深嚴,人寂靜門初掩,控金鉤垂繡簾。 -- 出自元·奧敦周卿·【南呂】一枝花
- 主人藏蟹真得宜,急流之下青籠垂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上巳日吳野人烹蟹及吳化父兄弟宴集
- 從來萬事嫌高格,莫怪梅花著地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王元章倒枝梅畫
- 誰將藿葉一筐提,誰把楊條一線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漁樂圖(都不記創于誰,近見湯君顯祖,慕而
- 此時去訪楊道士,青天猶壓楊花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雪中騎驢訪某道人于觀追憶曩日棲霞之約
- 一人奉養兼天下,大孝鴻名萬古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重修乾清宮成迎慈圣再御(輔臣用此題選翰庶
- 空庭散逐金風起,亂葉爭投玉露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螢
- 滴滴春霖透荔枝,筆題箋動手中垂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吳姬十首
- 心覺清涼體似吹,滿風輕撼葉垂垂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盩厔官舍新竹
- 竹里梅花相并枝,梅花正發竹枝垂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竹里梅
- 昔年拜月逞容儀,如今拜月雙淚垂。 -- 出自唐·吉中孚妻·雜曲歌辭·拜新月
- 狂吹欲號沙四作,凍云無賴日西垂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一題白馬館
- 山中別有神仙地,屈曲幽深碧澗垂。 -- 出自唐·楊敬述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征戰初休草又衰,咸陽晚眺淚堪垂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晚發咸陽,寄同院遺補
- 趨陪禁掖雁行隨,遷向江潭鶴發垂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江湖秋思
- 侍郎御史冠峨危,圓扇孔雀雙翅垂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還汪正夫山陽小集
- 最有佳人隨節序,釵頭彩勝競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立春
- 天邊鴻雁隨南望,憶弟雙眸淚欲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二首
- 古井猶窺光燦燦,儒冠不道鬢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題沙泉鵲梨古柳
- 江頭雪花一尺圍,不妨屋角梅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戲作簡朱天球
- 西湖景物元瀟灑,楊柳新來兩岸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仲春有懷
- 早身出隴蠶已絲,眼中一雨正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喜雨呈安國
- 涼生椽筆試烏絲,妙語便作星斗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喜雨呈安國
- 后輩但知尊字畫,當年不得戍邊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讀李邕碑
- 不妨更作江南雨,并寫青青葉下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墨梅
- 高文鯁論博艱危,凜凜聲名百世垂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東坡二首
- 臺高皆羨雨花落,檐短獨愁冰柱垂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張仁溥賦雪
- 裂崖泉射便成溪,溪畔虛巖匹練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從德麟自中盧游靈記事
- 玉娥入月云鉤衣,素裙雪綃云畔垂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
- 過墻花、嬌無限思,籠檻柳、低不勝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玉蝴蝶·御水轂紋風皺
- 黃昏院落,無處著清香,風細細,雪垂垂,何況江頭路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驀山溪·洗妝真態
- 水淥沙明不見泥,寒煙漠漠樹垂垂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道中四絕
- 自愧千秋負良友,剩留清淚與君垂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張柔直知郡挽詩二首
- 一榼團欒兒女辣,四更歷落斗牛垂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月夜攜家筠莊露半池上分韻得誰字
- 白霓行處玉妃從,明月光中寶璐垂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席上分韻賦梅花得知字
- 石色烝霞紅甲潤,苔痕濕雨綠毛垂。 -- 出自宋·陳康伯·題龜峰
- 未飛臘雪連天白,且看江云四面垂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蘇養直題孫郎中扶疏堂二首
- 雨腳才收擬杖藜,檐前依舊又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感花
- 高山仰止不無意,鵬翼九萬云天垂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何思召求中江縣學額
- 不若收所畫,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禮殿圣賢圖
- 莫教啄破枝頭雨,怕見胭脂淚點垂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王真畫桃花玉頰兒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