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垂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出師門兮道與南,建留都兮垂萬世。 -- 出自宋·馬光祖·迎享送神
- 粵從羲黃迄孔孟,大原千古垂不朽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為景山題
- 少年我嘗識其人,不見于今垂五紀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題陳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漁磯二士
- 乍梅黃雨過,偏倚層樓,時舞垂楊。 -- 出自宋·黃廷璹·憶舊游·乍梅黃雨過
- 白玉枝頭,忽看蓓蕾,金粟珠垂。 -- 出自宋·張林·柳梢青 燈花
- 匡圍宋害走列國,哀誄流祠垂千齡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祖庭觀丁歌
- 綠漾湖心波影闊,終待到,借垂楊、月半橋。 -- 出自宋·劉塤·西湖明月引/江城梅花引
- 孤洲盡日少人來,小舟系在垂楊岸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野水孤舟
- 松江之南平望驛,千古清名垂載籍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泊平望吊玄真子
- 續有翩翩畫舸來,斜陽共系垂楊樹。 -- 出自宋·雙漸·豫章逢故人歌
- 一望朱樓巧小,四邊繡幕低垂。 -- 出自·張生2·西江月·一望朱樓巧小
- 傳瀛海向歆父子,相繼大名垂。 -- 出自宋·鮦陽居士·滿庭芳·良月霜清
- 兩山對峙一如門,深崖百丈垂飛瀑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石門洞
- 羅生密葉交綠蔓,欲布清陰垂紫蕤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翰·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,感其得地因
- 連連寒溜下陰軒,熒熒泫露垂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
- 壯年落筆無好語,況復衰颯垂霜毛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楊大著李校書
- 瑤姬學繡流蘇幔,綠夾殷紅垂錦段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林書記薔薇
- 鑾輿卻入華清宮,滿山紅實垂相思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鳳雛麟子皆至交,春風相逐垂楊橋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輕薄怨
- 鼓腕騰棍晴雷收,舞腰困褭垂楊柔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長歌行
- 曲砌蝶飛煙暖,春半,花發柳垂條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荷葉杯·春盡小庭花落
- 雨停荷芰逗濃香,岸邊蟬噪垂楊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臨江仙·雨停荷芰逗濃香
- 又對上番成竹筍,能忘贈別垂條柳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滿江紅 李孝先壽日四月八日
- 綠蓑衣上雪颼颼,雪月光中垂釣鉤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題畫
- 顧我寒*書客,經年里、眼特垂青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滿庭芳 壽朵羅歹元帥
- 華堂深幾許,朱簾半揭,翠幕垂邊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滿庭芳 元霄和元 見寄
- 宋家降璽朝暮得,思罷貫革垂無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
- 墻角含霜樹靜,樓頭作雪云垂。 -- 出自元·劉迎·錦堂春 ?
- 頓悟如如緣合后,深謝真師垂顧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酹江月
- 羅襪凌波微步,玉盤承露低垂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谷雨日,王君德昂約牡丹之會,某
- 虎節才辭北闕,丹誠已落東垂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·百年湖海氣
- 銀漢無聲,玉虹橫野,斗柄正垂天北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皓月清霜
- 千丈冰崖、五葉蓮開,古殿簾垂香裊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試問禪關
- 天東天西走不駐,姮娥鬢霜垂兩肩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李白問月圖
- 一山浮玉當其前,石室古蘚垂千年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楊子文羅漢渡海圖
- □三真君喚我語,拄杖擲作垂天虹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游仙子次韻王子懋縣尹
- 泉鳴萬鼓動哀壑,山飲雙虹垂遠溪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登閩關
- 西樓殘月深宮漏,明河半沈垂北斗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惜春詞
- 此中起塔不在大,已有高名垂世間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慈光塔
- 足知古人自負恃,碑峴巨石垂千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擬歐陽舍人古篆
- 漁翁有意助酒卮,青竹盡日垂空餌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游石池潭
- 十尋嶺樹森翠葆,百尺瀑泉垂素虬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懸腰展鬣眠東湖,生綃描作垂虹圖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小垂虹橋
- 或示普陀大士形,或持簪柳垂寶瓔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九疑紫霞洞歌
- 左巖袈衣頗橫亙,疊摺眾皺垂蹁躚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三洞
- 牛頭一星化為石,千仞棱層垂鐵脊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昌原懷古
- 三花自聚天無功,笑人雙鬢垂秋蓬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玉泉真士
- 雖欲不驚呆,猛見霜絲雪縷垂兩腮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邇來跳梁犯楚塞,下令用兵垂十年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李將軍歌
- 墻下小桃紅滿枝,塘東弱柳垂金絲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春社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