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在第4個字的詩句
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納納乾坤雙老眼,滔滔江漢一扁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李公略示高郎中吳山觀月圖
- 塵外乾坤豈易窺,上方尋勝短筇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東林寺上方塔
- 偉哉乾坤秀,聚此樓觀前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登城樓
- 酒醒乾坤小,林昏鳥譽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雨窗夜感
- 整頓乾坤,鞏安宗社,亦有臣功如此乎。 -- 出自宋·李團湖·沁園春·六桂傳家
- 獨處乾坤萬象中,從頭歷歷運元功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擺動乾坤知道力,逃移生死見功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擺撼乾坤金劍吼,烹煎日月玉爐紅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獨立乾坤一樹,春風占、萬朵齊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沁園春·琳館清標
- 位應乾坤白露節,象移寅卯紫河車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憶江南·淮南法
- 盜得乾坤祖,陰陽是本宗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物外乾坤自在,壺里無塵日月,千歲傲羲皇。 -- 出自宋·王罙高·水調歌頭·今夕是何夕
- 乾降精,坤應靈。 -- 出自·***·景震劍文
- 萬里乾坤尚側身,諸公青眼拂埃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韓毅伯韻三首
- 配極乾坤大,重輪日月新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上皇后挽詩
- 永與乾坤期,不逐日月逝。 -- 出自唐·薛存誠·太學創置石經
- 曾得乾坤融結意,擎天一柱在南州。 -- 出自唐·張固·獨秀山
- 亦在乾坤內,獨無塵俗喧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友人山居
- 道出乾坤外,聲齊日月中。 -- 出自唐·陳光·題陶淵明醉石
- 拍塞乾坤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·火里六陰培
- 驅入乾坤造化爐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·進退兔和烏
- 正云駕坤牛,風送羊車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海潮 真空
- 拍塞乾坤貌至純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采桑子 贈王姑
- 奪得乾坤造化權,結就圓明寶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黃鶴洞中仙
- 說靈根坤對過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恣逍遙
- 萬里乾坤明似水,一色寒光皎潔。 -- 出自元·郝大通·無俗念 鳴鶴馀音卷之一
- 豁蕩乾坤,爽氣猶嫌窄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述懷
- 包括乾坤,含容天地,日月皆收蓄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掌握乾坤,完容法體,玉貌真清麗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恍惚乾坤瑩徹,燦玲瓏、日耀輝鮮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韶光迅速
- 錦繡乾坤瑩,玲瓏世界明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南柯子·決列心清操
- 拂拭乾坤,冰瑩無纖翳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萬年春 中秋
- 手握乾坤,身生萬化維持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聲聲慢·衡門養浩
- 放曠乾坤,與江湖,絲綸整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侵尋妙景
- 萬古乾坤清氣,散人詩仙脾鬲,揮灑有余歡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和姚雪齊韻
- 靜想乾坤,中間萬有,元氣循環共一胎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和省中諸公秋日海棠韻
- 醉里乾坤,閑中歲月,興到謝家春草塘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沁園春 次韻王寅夫樓居妙曲,兼致異別意
- 況復乾坤還閉物,奚啻切床膚剝。 -- 出自元·安熙·酹江月 前日歸途,偶記和仲欲把鋤 門人愿
- 俯仰乾坤今古。 -- 出自元·安熙·鵲橋仙 強村叢書用善本書室藏鈔默庵文集本
- 把酒乾坤,笑譚今古,崖蘚摩挲認舊題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沁園春 次韻王尹賦東嚴
- 坤爐乾坤,陰符陽火慢調停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寶蟾子
- 勘破乾坤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浪淘沙·稽首眾神仙
- 消息乾坤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浪淘沙·虛運一周天
- 但把乾坤為鼎器,兩般消息妙無窮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逍遙令
- 既未入坤宮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菩薩蠻·還丹火法將何作
- 大納乾坤,小入毫毛里。 -- 出自元·潛真子·蘇幕遮 不因師指,此事難知。道要玄微
- 靜里乾坤,仙樂頻頻響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掛金索·一更端坐
- 靜里乾坤,仙樂頻頻響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掛金索·四更安樂
- 管領乾坤閑日月,杖藜高過小烏巾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江上
- 一擔乾坤肩上下,雙懸日月臂東西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挑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