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坐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坐來濃翠沾衣冷,恰似飛來秋意初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靈源洞
- 坐中賓客皆賢豪,一一圭璧無纖瑕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二月二十一日何司業(yè)集客于張園玉牒給事命予
- 坐覺巫峰天際落,忽驚廬阜眼中來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磬湖之側(cè)累拳石為山巖谷幽邃有巫廬臺(tái)霅之趣
- 坐間僚屬總文采,筆下波瀾更源委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侍御宴僚屬于番江樓以臥病不克與分韻得四字
- 坐觀天下本無事,何必昌陽作引年。 -- 出自宋·袁鳳·句
- 坐對(duì)巖巖聽潺潺,以茲名齋日周旋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揚(yáng)秀甫韻
- 坐令百花失顏色,喚作國香誰是對(duì)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見牡丹呈諸友
- 坐觀天地心,詎忘仁智慮。 -- 出自宋·袁樞·武夷精舍十詠·仁智堂
- 坐來客子渾忘倦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句
- 坐喜情文渾不薄,退嗟吾道豈憂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簡唐英同年四首
- 坐缺江生嗟不樂,詩來東老謝分甘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沈德遠(yuǎn)寄江鰩韻
- 坐想英靈猶炯炯,眼看祠廟獨(dú)陰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同年成峽州韻
- 坐上紅衣未放歌,客間冷面釂金荷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謝王提干召飲三首
- 坐對(duì)晴云凈如拭,水光秋色正連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陸成父韻
- 坐聞一曲琵琶奏,青衫何用涕泗漣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書白樂天琵琶行后
- 坐對(duì)云山開遠(yuǎn)眼,靜諧泉石會(huì)幽吟。 -- 出自宋·張本中·賢令山
- 坐見微云生別岸,吟驚幽鳥起層陰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春日登望海亭
- 坐來清思生,語余疏磬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烏龍寺祈雨回馬上口占
- 坐來高韻天風(fēng)起,飲罷余香夕雨零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遙題錢公輔眾樂亭
- 坐觀世間事,抱火厝積薪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坐看庾嶺當(dāng)南斷,又送橫江轉(zhuǎn)北流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寄故人施彥執(zhí)
- 坐多茵易破,行少履難穿。 -- 出自宋·張師錫·老兒詩五十韻
- 坐中忽見紅云起,疑是仙姑訪舊游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麻姑山
- 坐扣墨法果不誣,出示數(shù)餅?zāi)嘟疱Α? -- 出自宋·張煒·柯山制墨胡處士求隸字
- 坐移十二蘭干曲,與入千憎積翠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春夜
- 坐對(duì)太古色,終日有馀情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幽成四景·山色
- 坐憶游閩樂,今年始得嘗。 -- 出自宋·張?zhí)N·食蠣次韻蕓隱
- 坐榻新蒲穩(wěn),齊盂早稻香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送梵才大師歸天臺(tái)
- 坐久昏鐘定,□遲夜漏傳。 -- 出自宋·趙簾溪·次韻大受冷清生活與賦拙何異
- 坐令空石嘯,聲徹霄漢裹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蛩栗齋豐翠蛟亭
- 坐令殿卷三太息,力穡莫供浮末食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題黃存之春莊雨急圖
- 坐占山回抱,平看水怒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峽江龍祠
- 坐待銀盤出海波,光華此夕看還多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鏏·中秋月
- 坐邀夜月惟斟酒,笑引春風(fēng)且看山。 -- 出自宋·趙瑞·贈(zèng)胡侍郎致仕
- 坐致眼前無限景,僧房寄處蕺峰高。 -- 出自宋·趙諴·游戒珠寺
- 坐忘默識(shí)形骸外,持缽植杖風(fēng)露前。 -- 出自宋·折彥質(zhì)·觀汪丞相所藏崔白畫羅漢
- 坐中題筆清而癯,似是率更閒論書。 -- 出自宋·鄭昺·題閻立本十八學(xué)士圖
- 坐中賓客皆豪杰,凜凜清風(fēng)生頰舌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賦公悅席上事送周如京
- 坐觀成敗者,安得不驚魂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棋
- 坐欲安如山,行若畏動(dòng)塵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教子孫讀書
- 坐令湖海客,香供走川陸。 -- 出自宋·周鍔·游香山佛跡
- 坐驅(qū)朔馬為魚鱉,笑殺江南踏浪兒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坐聽笳鼓傳新曲,不怕蕃家鐵塔軍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坐看詔璽天邊來,袖章入對(duì)金鑾殿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與蘇州守十詩以兵衛(wèi)森畫戟燕寢凝清香為韻
- 坐曹束帶總不能,但欲赤腳踏層冰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苦熱行
- 坐令不費(fèi)一只矢,山東千里無金湯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讀戰(zhàn)國策
- 坐對(duì)圣賢唯酒適,身憑形影以詩酬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和元革叔無悶齋
- 坐見錦溪秋水闊,不知何日理歸艎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戲呈珉禪師
- 坐令斬木千山童,民間十室八九空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造海船
- 坐起愁如織,空齋但寂寥。 -- 出自宋·周文·暮春(五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