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在第3個字的詩句
在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山川在理有崩竭,丘壑自古相虛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九井
- 朝出在人手,暮歸在人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二樵斧
- 先生在野故不窮,擊壤至老歌元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豐行示德逢
- 騏驥在霜野,低徊向衰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騏驥在霜野
- 所懷在分衿,藉草淚如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呂望之上東嶺
- 久不在城市,少留心悵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道原
- 所思在建業,欲往大江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宿揚子津,寄潤州長山劉隱士
- ③家在鹿門山,常游澗澤水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白云先生迥見訪①
- 千里在俄頃,三江坐超忽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從弟邕下第後尋會稽
- 君意在利往,知音期自投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祥之房陵
- 予意在耕鑿,因君問土宜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東坡遇雨率爾貽謝南池
- 羽人在丹丘,吾亦從此逝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薄
- 弊廬在郭外,素產惟田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
- 余意在山水,聞之諧夙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聽鄭五□[心旁+音]彈琴①
- 霸跡在沛庭,舊儀睹漢官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幸晉陽宮
- 士伸在知己,已況仕于君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荊州作二首
- 徇義在匹夫,報恩猶一餐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荊州作二首
- 匪惟在人利,曾是扶天意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瑞雪篇
- 應言在鎬樂,不讓橫汾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
- 仲尼在川上,子牟存闕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焉
- 皇心在勤恤,德澤委昭宣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送李尚書入蜀
- 樂職在中和,靈心挹上善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臨泛東湖(時任洪州)
- 有路在壺中,無人知地脈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積漲在三秋,混成非一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得地在侯家,移根近仙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
- 榮親在名字,好學棄官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友路秀才赴舉
- 昔曾在池籞,應知魚鳥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,近
- 瑤壇在此山,識者常回首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善卷壇下作
- 譚笑在巖廊,人人盡所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和司空裴相公中書即事通簡舊僚之作
- 馀芳在公論,積慶是神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
- 調瑟在張弦,弦平音自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調瑟詞
- 目成在桑野,志遂貯椒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詠古二首有所寄
- 蒔蘭在幽渚,安得揚芬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抗志在靈府,發越侔咸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賢人在其下,仿佛疑蓬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征黃在旦夕,早晚發南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
- 移根在庭,媚我公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優缽羅花歌
- 誰念在江島,故人滿天朝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老親在吳郡,令弟雙同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覲省
- 憶昨在西掖,復曾入南宮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發犍為,至泥谿舟中作
- 前日在南縣,與君上北樓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冀州客舍酒酣,貽王綺寄題南樓(時王子欲應
- 吾徒在舟中,縱酒兼彈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敬酬杜華淇上見贈,兼呈熊曜
- 行軍在函谷,兩度聞鶯啼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州郡齋南池幽興,因與閻二侍御道別
- 美人在南州,為爾歌北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春遇南使,貽趙知音
- 所適在魚鳥,焉能徇錐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鞏北秋興,寄崔明允
- 伯夷在首陽,欲往無輕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晚次潼關懷古
- 故山在何處,昨日夢清溪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早發焉耆,懷終南別業
- 瀟湘在簾間,廬壑橫座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
- 君雖在青瑣,心不忘滄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
- 生事在云山,誰能復羈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題華嚴寺瑰公禪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