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坐看諸公上臺省,誰知陶令在田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迂齋往葛水道中蚤起有詩見寄次韻答之
- 疾風(fēng)吹雨過前溪,留得余涼在竹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后二絕句
- 先賢遺傳時披讀,頗怪山王在竹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陰未解成長句
- 江東數(shù)月不得書,憶弟看云在何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畢叔文苦旱嘆
- 疾置送詩仍餉酒,喚回落日在簾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劉子道機宜送酒
- 竟日江行歷抵尋,聳然高屋在深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豐城訪甘叔異聞在曲江之磯頭庵放舟過之棹
- 作客悠悠有何好,定應(yīng)詩興在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見賣梅花者作賣花行
- 鴻雁又當(dāng)辭瘴海,孔鸞端合在高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因誠齋寄張三十叔
- 所過有山成一訪,是知我亦在家僧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游叫巖用范元卿自普康歸日留題韻
- 破衲欲捐還未可,炎涼翻覆在朝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月六日
- 恰好良辰花共酒,斗尊前、見在陽臺女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賀新郎·昵昵駢頭語
- 萬里腥膻如許,千古英靈安在,磅礴幾時通? -- 出自宋·陳亮·水調(diào)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
- 休論足食為先策,自是平戎在用儒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送文子轉(zhuǎn)漕江東二首
- 偷予腹之獨飲兮,視歲行其在酉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梁父吟
- 誰知仰天愬天公,三辰五星在心中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程傳叟
- 竹籬紅白花相映,只聽雞聲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
- 茅屋半欹籬半倒,伏羲一卷在床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懷十首
- 雙手撥轉(zhuǎn)赤精球,山河萬象在裹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對月與念六弟談化作
- 君不見咸平景德時,太平都在楊劉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群玉堂即事
- 誰見江南魂斷處,瀟湘帝子在眉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感秋
- 公來對之不忍去,如見先王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題新安郡圃駐屐亭
- 如今此恨無分處,應(yīng)有知人在后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寓清湖橋夜枕聞雨
- 有心切勿去鉤玄,鉤得玄來在外邊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偶成
- 營壘家家說望夫,將軍志遠(yuǎn)在余吾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韓耕道交八絕句韻見寄因和答之
- 帷幄得賢如此好,貂蟬元不在兜鍪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薛侍朗移鎮(zhèn)合肥被命入覲賦唐律詩二章
- 風(fēng)嫋嫋兮吹愁,綠滿樹兮香在苔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花飛引
- 當(dāng)今四野無塵土,宜有奇才在草廬。 -- 出自宋·王居安·送劉改這二首
- 巷陌笑聲不斷,襟袖馀香仍在。 -- 出自宋·吳禮之·喜遷鶯·銀蟾光彩
- 身蹈危機猶不覺,如布衣、自在都無阻。 -- 出自宋·汪晫·賀新郎·田舍爐頭語
- 尺檄夜傅三秦定,侵田歸魯在須臾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秘閣儒榮堂
- 管樂功烈非軻志,堯舜君民在尹躬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賀參政二首
- 奮跡沖霄駕鶴游,霜毛鞭落在揚州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羽扇
- 般柴運水老龐禪,佛法無多在密邊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天育二老禪惠示經(jīng)佛偈答以十詩
- 吾身太極元同運,陽長陰消在所緣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村邊解嘲
- 培勝亦能充道勝,官閑何似在家閑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旌德觀
- 誰知竹外一枝好,千載垂芳在詩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趙靜樂梅韻
- 推篷滉漾失船蹤,萬頃玻瓈在沌東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湖風(fēng)不順
- 君莫愁,君莫愁,雙手試捫舌在不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紹定閩寇平上功省府黃伯
- 只為廣寒宮殿遠(yuǎn),故留闕月在人間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一巖
- 未論煮瀹應(yīng)節(jié)度,第一收藏在堅密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育王老禪屢惠佳茗比又?jǐn)y日鑄為餉因言久則味
- 傍人盡向天邊覓,不信蟾宮在樹枝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代和陳郎中丹桂三首
- 石欄坐久笑分袂,無酒渾疑在醉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與二三友游天慶觀
- 月出紀(jì)成銀色界,始知方廣在林端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送崇鏡上人歸剡因寄聲高九萬孫季蕃
- 娟娟秋月照采石,不在荒墳在水湄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李白墓
- 霞下天垂宇,倚闌干、月華都在,大明生處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霞下天垂宇
- 晚暑三亭隨雨過,秋聲一半在蟲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李參政秋懷十絕
- 蟆頤江上靜無濤,永逸功夫在一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李參政賦蟆頤新堰三首
- 莫把空言看簡冊,更知實理在宮闈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用韻
- 主人挽我觀南山,南山分明在天角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南閣行
- 世事煙埃緣手盡,正邪二字在遺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夜直玉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