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晉代漁郎心不轉,隨花化石在人間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安福歐陽紹之奉議桃花石二絕句
- 南浦彩云飛畫棟,西山爽氣在朝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留題文氏雙秀亭三首
- 松竹林中讀異書,公馀有味在三馀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太和縣丞廳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
- 羊膻豕腥尤可厭,肪截脂凝在何處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楊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長句次韻
- 三世儒科獨隱淪,功名豈必在吾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王季海正言父宣義挽詞
- 紫莖綠葉騷人句,不在秋蘭在竹君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紫竹
- 靜中好與高抬眼,恐有英豪在草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益昌次費伯矩贈行韻五首
- 歲事從教催白發,春風元只在丹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乙酉歲暮有感三絕
- 流出西湖載歌舞,回頭不似在山時。 -- 出自宋·林稹·冷泉亭
- 文園肺渴厭煩熱,更要夫君在側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
- 畫屏曾指孤舟看,今日孤舟在畫屏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宿延平津
- 鄉舉察廉未易復,責其節行在長吏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州學餞送解發進士
- 童襟開慧盈書館,漸喜芝蘭在處春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喜弟及第
- 洗眼來看無處覓,不知可復在塵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雪中不見女幾山
- 不計陰晴與風雨,卷簾花蘤在尊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十六日會飲駱園
- 試穿松影登平陸,已覺鍾聲在上方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曉出黃山寺
- 我已經年無此樂,為憐身久在京華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行即事
- 身健不知行路遠,心安還與在家同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冬日書懷用正甫韻
- 少微夜夜當仙掌,更有何人在此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華陰隱者
- 露滿玉盤當半夜,匣開金鏡在中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精靈消散歸寥廓,功業傳留在志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故人廢宅二首
- 竹里斷云來枕上,巖邊片月在床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言事八韻寄李支使
- 羅列眾星依木末,周回萬室在檐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山禪院
- 孤鶴必應思鳳詔,凡魚豈合在龍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侯郎中新置西湖
- 已呼斷雁歸行里,全勝枯鱗在轍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從兄郜
- 雖云掛劍來墳上,亦恐藏書在壁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哭江西處士陳陶
- 笙歌怨咽當離席,更漏丁東在畫船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杭州李員外
- 湖邊風力歸帆上,嶺頂云根在雪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龍瑞觀北巖
- 帆勢落斜依浦溆,鐘聲斷續在滄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松江驛
- 泉迸幽音離石底,松含細韻在霜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聽段處士彈琴
- 與爾相逢終不遠,昨聞秘監在臺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葉秀才赴舉兼呈呂少監
- 雖云智惠生靈府,要且功夫在筆端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項洙處士畫水墨釣臺
- 珍重郄家好兄弟,明年祿位在何方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縉陵王少府赴舉
- 密奏無非經濟術,從容幾刻在爐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王侍郎浙東入朝
- 孫武傾心與萬夫,削平妖孽在斯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狂寇后上劉尚書
- 莫見一瓢離樹上,猶須四壁在林間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郭中山居
- 枕上愁多百緒牽,常時睡覺在溪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長洲陳子美長官
- 山間閣道盤巖底,海界孤峰在浪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
- 但有片云生海口,終無明月在潭心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陸山人畫水
- 還家莫更尋山水,自有云山在筆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水墨項處士歸天臺
- 但愛身閑辭祿俸,那嫌歲計在桑麻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茅山贈洪(一作贈高洪)拾遺
- 莫訝相逢只添睡,伊余心不在榮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
- 唯有孤高江太守,不忘病客在禪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
- 誰為今朝奉明主,使君司戶在隋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擁翠捫蘿山屐輕,飄飖紅旆在青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登干霄亭
- 身帶煙霞游汗漫,藥兼神鬼在葫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遇道者
- 伊余本是胡為者,采蕈鋤茶在窮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杜將軍
- 世人世人爭得測,知師雄名在世間,明月清風有何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觀懷素草書歌
- 南北東西盡殺心,斷燒殘云在圍里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村行遇獵
- 不堪回首滄江上,萬仞廬峰在杳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匡山大愿和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