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在第4個字的詩句
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皇天后土莫相瞞,翻來覆去能幾許。 -- 出自宋·元在庵主·石堂歌
- 一掃塵土想,化作冰雪腸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游城西李氏園李仁甫謝伯堅同會席中得當字
- 可憐列土繁華地,只是寥寥作釣耕。 -- 出自宋·袁藏云·魏侯故城
- 松柏著土,其子乃結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石松子
- 一抔殘土今如昨,千載英魂死亦生。 -- 出自宋·袁豢龍·題曹娥廟
- 乍從塵土俯澄泓,瑩徹心神眼倍明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郊外即事七首
- 如今塵土填胸臆,幸挽滄浪為濯纓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陸伯微三首
- 更無塵土當軒起,只有松蘿繞檻生。 -- 出自宋·曾致堯·句
- 坎{左土右稟}人奚顧,羈孤舌但捫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蓬萊閣閒望寫懷
- 不受塵土覆,自與人世殊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盆中石菖蒲
- 猶如塵土中,忽見元紫芝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五月十七日冒暑報謁
- 豈如黃土岡頭古楠樹,花開花落無人覷。 -- 出自宋·章采·搖搖花行
- 紛紛下土人,蟻垤自封侈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蛩栗齋豐翠蛟亭
- 松門包土囊,石徑駐塵鞅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囊山寺
- 親曾后土祠中看,不是人間聚八仙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睪·瓊花
- 癡兒弱土渾多病,留寄鄉村念爾情。 -- 出自宋·趙元魚·夷陵道士
- 時惠南土,旋定太原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
- 若知真土為中道,何必騎牛更覓牛。 -- 出自宋·周無所住·真土頌
- 異鄉違土性,孤宦見人情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秋日感懷
- 陂陀皆土山,高下紛起伏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擔子洼
- 窮途見土屋,人煙雜墟井。 -- 出自元·迺賢·李老谷
- 而今率土俱臣妾,莫愿皇天產異人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臨安訪古·婆留井
- 寶劍生土花,銀池浴秋露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懷古和陳惟寅韻(三首)
- 陟彼東土山,惘然思謝安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東山
- 販茶非土獠,勸酒是倭伲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過嶠甸始見禾泥蠻數家有叟攜酒過水見土酋飲
- 欲忘鄉土念,多事子規啼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過嶠甸始見禾泥蠻數家有叟攜酒過水見土酋飲
- 卻嫌塵土涴,無地泛仙槎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涿州分司夜坐
- 翻思下土人,誰與洗炎燠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磨臺山中
- 形骸同土木,戒檢若冰霜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懷凈土百韻詩
- 泥污厚土干何日,雷殷秋山怒未平。 -- 出自明·費宏·十二日早發良鄉復雨
- 世間塵土飛不到,眼中景物俱清幽。 -- 出自明·龔詡·為彥中題畫
- 蜣螂摶土丸,其智竟莫測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安山待閘憩大柳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
- 劃若厚土裂,中含元氣濕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夜過梁山濼
- 九州塵土浩茫茫,付與楊花作春色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落花嘆
- 形骸原土木,景物自茅椽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
- 黃金銷土色,翠羽飲雷文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得漢彝簡周伯寧索香灰
- 右衛已土崩,左賢氣騰瓦。 -- 出自明·劉黃裳·寓懷詩二首
- 未戰先土潰,坐使黎庶湮。 -- 出自明·羅頎·從軍行(八首。并序)
- 下視丸土腥駝酥,事聞天子嘉忠謨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悲崔行
- 昔聞蠙土筑,今見綠莎生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余州道中
- 隆安疆土已瓜分,猶擁孤軍戍海濱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滬瀆壘
- 人情懷土無古今,悒悒終為莊舄吟。 -- 出自明·南洲法師·送高懺首還越
- 路傍惟土堠,殘戍馬蹄間。 -- 出自明·潘一桂·土堠
- 驚心塵土雙埋玉,揮涕河山一束芻。 -- 出自明·潘之恒·婁江謁二王先生墓途中述懷
- 誰云凈土在西竺,此池自有蓮花開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寄題東林寺壁
- 江南風土寒氣遲,居人九月著絺衣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次武昌
- 材成赤土齊方平,光發青銅盡完固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皇磚嘆
- 磐谷戴土耕,寒苗接流溉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客鄉風土殊,水火異濕燥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雜詩(五首)
- 他人裂土握重兵,公也蒼皇奔迫不得止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沛縣登歌風臺吊漢高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