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四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一城奇品推安國,四面名園接月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安國寺及諸園賞牡丹
- 林廬深有徑,雞犬四無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
- 一聲高興耳目醒,四遠(yuǎn)群陰俱避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朝雞王樂道
- 豁然愁憤開,精神四面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二月中旬慮問過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
- 聲教萬余里,文明四十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仁宗皇帝挽歌詞二首
- 回廊復(fù)閣勢縈紆,四嶺中涵一氣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宿憩鶴寺
- 溪上有堂名掛冠,四垣重復(fù)皆林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紫極宮庭闊,扶疏四五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梧桐
- 一室獨(dú)吟圖史亂,四鄰高會綺羅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雨霽倏聞宗圣案伎應(yīng)這飲酒詩呈宜甫
- 高出萬古表,遠(yuǎn)窮四海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新遷書齋頗為清曠偶書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
- 曹劉坐嘯虎生風(fēng),四海無人角兩雄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萬里征西天有意,四方問舍今何日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 關(guān)希顏之官徐州
- 曠蕩萬景新,歸藏四山靜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曉發(fā)石門渡湍水道中
- 露滋三徑草,日動四鄰砧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同舊韻
- 三徑荒涼迷竹樹,四鄰凋謝變桑田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過渼陂懷舊
- 三冬雪壓千年樹,四月花繁百尺藤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六
- 逸興五湖闊,虛名四海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長歌行
- 霓裳才歇六么鳴,四弦盡作裂帛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一醉高寒清到骨,四無塵滓月當(dāng)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鳳簫閣翫月四首
- 雷電吐毒驅(qū)五龍,四溟叆叇羅陰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髫年崇奉迄今日,四海杖屨紛如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瑯庭珍館一何清,四壁如銀窗更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白鶴觀
- 云外飄飄呼莫回,四方沉冥雁為悲,辭柯一去遐不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楓葉辭
- 東方蒼龍右白虎,四神嚴(yán)訶孰予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黃庭經(jīng)后
- 千山萬山風(fēng)色清,四柱茅亭立晚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安得翠葉成寒叢,四景常使飄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畫中眾仙歌
- 六壬六遁成韜晦,四塞三邊婁繹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奉呈天谷
- 到此令人玉骨寒,四圍紫翠玉回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天籟堂
- 鐘聲和月落,驚起四山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五夜
- 九還七返魚游網(wǎng),四諦三空兔入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金丹
- 曉來紅日尚羞明,四外彤云欲詐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雪中三首
- 日暮風(fēng)悲兮邊聲四起,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!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歲歲春光,被二十四風(fēng)吹老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解佩令·春晴也好
- 老胡不識一二三四五,但見暖則出,寒則伏,一似蟲豸聽命霜與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身行須結(jié)集,一寐四五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燈映前窗紙不鳴,四鄰無語犬號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蘇州(九首)
- 滿長安、千門砧杵,四圍云水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七夕感懷用尤悔庵原韻
- 只蒼涼、半林楓槲,四壁龍蛇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
- 羅幕香殘欲暮天,四山風(fēng)雨總纏綿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海上 七
- 同到長真寺,青山四面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重游長真寺
- 登高望不極,云海四茫茫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桂州三月三日(一作桂陽三日述懷)
- 好將千歲日,占斷四時(shí)春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臨江仙·知有閬風(fēng)花解語
- 龍虎一門盛,淵云四海推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
- 況密三天風(fēng),方遵四時(shí)柄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公齋四詠次韻·小松
- 空王初受逞神功,四缽須臾現(xiàn)一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開元寺佛缽詩
- 葛洪話剛氣,去地四千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縹緲峰
- 誰截小秋灘,閑窺四緒寬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·太湖硯
- 山腹貯孤亭,嵐根四垂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紀(jì)夢游甘露寺(寺在京口北固山上)
- 潢污三徑絕,砧杵四鄰稀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酬劉員外雨中見寄
- 曉霽憑虛檻,云山四望通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樟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