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在第7個字的詩句
四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一望朱樓巧小,四邊繡幕低垂。 -- 出自·張生2·西江月·一望朱樓巧小
- 晚秀早芳相續,四時留得春天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馬宜州卜居七首·欣欣亭
- 受是珍符,寵綏四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廟瑞芝頌
- 云外一聲長嘯,四山木偃風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游東山·舒嘯
- 漢之廣兮,風波四起。 -- 出自唐·李善夷·責漢水辭
- 昔時王者皆通四,近見君王只好三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再吟
- 阮放八雋,江臮四兇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唐孫復昏,蕩于四方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宋頌
- 透出兩儀,麗于四極。 -- 出自唐·孫思邈·四言詩
- 首及許楨步韻四首并刪去另錄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柳梢青 老病客燕,真正經艱歲,口腹甚窘,
- 山林多少勝地,四時蕭散處,譚笑能領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齊天樂 乙未暮,錢素庵見和前韻,再歌以謝
- 辛巳正月二十四日,曹云翁以紅萼一權見予,風度絕韻,舊感橫生,念之不置,因綴此闋為解,并以謝翁焉夢云杳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角招 故園舊有老梅數樹,自庚午至庚辰,十
- 從渠日月,忙催四大,迤邐衰殘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放心閑
- 劍戟變為家器,四民樂業無窮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
- 蒼寒收盡紅塵,四山一色俄驚曉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水龍吟 次韻題涌金飛雪畫扇
- 門開、風月清明,四序長春堪度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子來觀
- 沈埋人人,都緣四般留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鶯兒·堪嗟浮世如何度
- 著意辯三才,列四象、五行化造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心月照云溪 俗名驀山溪
- 長耳嘴偏大,更四只、腳兒輕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 嘆驢兒
- 壺天妙趣,別有四時春,真應物,寶光明,今古誰人省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紅蓮池畔
- 存終始,道光于四海,德插清淳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處世為人
- 人傳日邊消息,四海入皇威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水調歌頭 喜雪
- 又再歲,思承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,敏中為御史都司,歲余,謝病歸濟南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至元丙戌,敏中興廣平安思承同為御
- 圭齊文集卷十四 -- 出自元·歐陽龍生·沁園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
- 卻不在、當中及四維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勉中庵執中妙用
- 運轉三關,驅回四象,沖和一點靈明。 -- 出自元·牛真人·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
- 一意中宮不動,四方四獸稱臣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西江月·一意中宮不動
- 始于家邦,終于四海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徐氏建華亭學詩
- 古稀慚愧今余四,君已平頭一醉歡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鄭汝則七十
- 昔日白接{上四下離},時時詣諸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游山簡習池
- 先生今年四十四,才似皋夔胡為哉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贈孫先生
- 一州如許斗大,四海望公則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和
- 雞犬桑自一同,四山環縣作畿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出三坑口望松陽一首
- 清暢惠和三月四,熾昌耆艾萬年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代宜孫
- 乃建中宮,以母四海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中興上復古詩
- 我母今年六十四,千丈白發應滄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誠上人
- 得失暮三朝必四,才能人百已難千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張唐卿
- 君不見茅屋下,四壁床敷窄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用前五字韻趣劉圣與建第
-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,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
- 冊僧相約探微,四月殘紅到處飛。 -- 出自·胡先嘯·東林冊居雜詠
- 門有縫,腳無跟,四肢著地眼全昏。 -- 出自當代·啟功·乘公交車組詞
- 背銘刻骨四十四,血錄至今猶可想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抱遺老人玉帶生歌(有序)
- 祖龍吐毒,烈火四焚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張橫渠贊
- 五色之氣,布滿四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青山辭
- 三峽上游煙水,四川極險關山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六言四
- 第三魚價賤,第四酒味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杭近三年得去賦不可不出城
- 八卦之上六十四,右乾左坤名曰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檀車幝幝,悲風四起。 -- 出自明·方氏·四牡夫子行役志思也二章之六句
- 竹間幽蘭花,數四移乃成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偶成
- 明明天子,肇彼四海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