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案頭朱墨無多事,亭面東風足四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用陳和你太博韻題江州高遠亭四首
- 外堪擊拊試聲律,中含造化分四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飄然擊楫問中流,仗節觀鋼十四州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再賦
- 雪催詩后詩催雪,更欲堆鹽滿四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臘雪二首
- 動非緣境靜非祥,物物前塵現四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留題玉泉山堂
- 相思東路一千里,憶別西風十四年。 -- 出自宋·張眇·寓錢塘得鄉人消息
- 感物思人但長息,剡章疾置聞四聰。 -- 出自宋·張去惑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
- 山堂漠漠開曉煙,何許大士當四筵。 -- 出自宋·折彥質·觀汪丞相所藏崔白畫羅漢
- 樹下樂工鳴瑟竽,八士環列按四隅。 -- 出自宋·鄭昺·題閻立本十八學士圖
- 男兒不是閨中物,生則桑弧射四方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知郡登高言懷
- 豺狼當路狐貍號,獨有孤鴻橫四海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和陳大監
- 側身一望腸堪斷,天似穹廬碧四垂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客路
- 年光冉冉趨雙鬢,暮雨霏霏失四山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暮春
- 一聲水際笛三弄,幾處梅邊竹四圍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過長河堰
- 凌玉霄兮倚華蓋,驂驂馭兮升四昆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賀監祠
- 錦箏彈盡鴛鴦曲,都在秋風十四弦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款歌
- 舊盟疏闊冷雞壇,風雨清尊負四難。 -- 出自明·陳鐸·用韻寄張文昭
- 溪邊桑柘映雙流,病里蕭條賦四愁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臥病雙溪山館見月寄張有功
- 春情一種無聊賴,重到桃花第四橋。 -- 出自明·陳言·絕句
- 傷心一片船頭月,猶照揚州廿四橋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揚州二絕句
- 憶昨薦士尚書郎,知爾善射聞四方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送李茂修還山省母
- 尋常甘脆支旬日,單復衣裳逐四時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山中樂二首
- 內庭鴟吻移鴟尾,莫問君王十四州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南唐宮詞四首
- 王會所圖,禹貢所供,三吳百粵四海之會同,若人咽喉不可以一息而不通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鄆州行寄友人
- 垂楊漠漠荇田田,何處春風十四弦。 -- 出自明·何璧·西湖尋曹能始
- 鼓聲瑯瑯漏初下,手格飛禽血四灑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上陵一章十三句
- 入春已過五十日,晴景都無三四朝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雨夕柬鵬舉
- 仙宮佛剎涌金翠,簫鼓之聲聞四時。 -- 出自明·劉泰·題戴文進西湖圖
- 門前江水通三島,谷口人煙雜四民。 -- 出自明·呂時臣·句章里寄城中諸社長
- 閑門客少荒三徑,綠樹陰疏冷四鄰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復次漫興前韻八首(錄四)
- 蕭蕭西日慘無輝,寂歷空山海四圍。 -- 出自明·錢子義·厓山
- 面熟無煩道姓名,試問行年驚四十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送黃景新歸豫章
- 云過疏雨數千點,臨水小村三四家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江上
- 第一泄宋景濂記云:“諸泄惟第四級不可至,或以絺圍腰,系巨筏俯而瞰其取道,蓋從巔上下耳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”僧言山下有細路,緣厓可上,則四泄皆可至也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濕云如醉護輕塵,黃蝶東風滿四鄰。 -- 出自·王偁·過舊游有感
- 蕭蕭落木黑波生,燭暗杯空三四聲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是夕聞雁
- 九重優游翰墨場,天與人文垂四方。 -- 出自明·謝承舉·恭題靈羊圖
- 何年移置青齊道,遺壤頹墉猶四圍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經鹽山廢縣
- 多慚袞職曾無補,一卷牙簽十四年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己丑六月三品考滿荷蒙圣恩遣內使及門赍賜羊
- 北瞻燕闕三千里,西望金陵十四樓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邗溝
- 青袍事業悲三試,畫省風煙感四休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憂
- 長淮東下且停橈,五兩邗江廿四橋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老鴉亂啼野羊走,絕谷無人驚四顧。 -- 出自明·周是修·牧童謠
- 南山閉戶絕風塵,舊業依依少四鄰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秋詠
- 傍水近開三益徑,停車徐詠《四愁詩》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次韻表弟蔣燁及門生翁敏見贈喜予歸田之作(
- 主人白發青裙袂,子美詩中黃四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二十六日,偶與數客野步嘉佑僧舍東南野
- 背如覆瓦去角圭,以我兩足為四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秧馬歌(并引)
- 曲終過盡松陵路,回首煙波十四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過垂虹
- 老農家貧在山住,耕種山田三四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野老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