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四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喜對七賢閑把手,希逢四皓醉飛觴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彥舍席上有作
- 快楫輕綸笠與衣,閑將四物掛柴扉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梅公書齊掛衰笠釣綸船楫四物形於詩句余為和
- 傳聞龍山下,茅屋架三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三哥入山二首
- 樽前一聽啄木奏,能使四坐改觀為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
- 雨過山庵樹色鮮,江城四月尚衣綿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登宿覺庵
- 出門聊寄雙遠目,二十四凹峰轉青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偶成五首
- 復慚文未老,年既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題欒城第三集
- 人言抱子晚,君已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舉子
- 我初養柏兒,年紀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哭小侄梅老
- 奈詔入玉樓,猛騎箕尾,四海憶霖雨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摸魚兒·跨飛鸞
- 空山一夜雷驅雨,老屋四圍云擁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山行一匝又一日,云作四鄰今四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
- 帝鄉五十六朝暮,人間四十四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最高樓·溪南北
- 居千卿者三,至九卿者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嗜酒愛風竹卜居此林泉為韻作十小詩
- 一杯為引滿,遂及二三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山空江靜夜如水,但見四岸花木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聽琴
- 九韶九變五聲里,四方四友一身中。 -- 出自唐·鮑防·元日早朝行
- 七寶花開六出,五方中、四位歸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長安徐先生
- 三假是榮華,幻化色身四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 贈京兆權先生
- 瑞云掩映,百和香風散,四時不夜春長暖,處處覺閑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夢游仙 鳴鶴馀音卷之五以上周泳先補丘處機
- 自東離海上,元本三洲,四人同契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齊天樂 憶法眷
- 迅霆一擊前殿火,虐焰四射森戈矛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遞肖何妨屢普陀,金剛四句括無多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普陀宗乘廟落成拈香得句
- 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:中國及印度、埃及、小亞西亞是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南國蘆笙塞北笳,工兵四海好為家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廣州部隊戰士話劇團
- 莫苦長安春到遲,亭園四月牡丹奇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友人歸廣州
- 無家無業豈足問,但愿四海赤子同鮮腴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捕魚圖歌
- 戲將禿筆作鱗介,已覺四壁生風濤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
- 天開地辟萬物茁,五岳四瀆皆森然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憑君一拓數千本,遍使四海揚清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多少流民無片瓦,江南四月雨凄凄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過東寺
- 蹙蹙生涯非我里,滔滔四望極敷天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聞客話里中近事
- 空隨流俗作愚蒙,并將四海蒼生誤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有感
- 紅日三竿漁父去,云迷四野牧童歸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至于威烈春秋終,二百四十二年爾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十亂五臣無煖席,三王四代是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光武
- 只為夾山輕放過,至今四海錯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胡張三背手張弓,黑李四反身架箭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動靜蒼生絕災害,安康四敘壓氛霾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耳根唯愿常清靜,更得四時風雨順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二三千客里成事,七十四人中少年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句
- 天容洗凈雨新霽,云幕四卷清無風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山深氣腥豺虎亂,乾坤四合誰云寬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晚雨
- [黃鐘為角]良月盈數,四氣推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[羽一曲]猗興祀禮,四海會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祐祭海神十六首
- 不須更問許玉斧,二十四山如髻鬟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戲題陳晦叔經略秀齋
- 田中讀書慕堯舜,坐待四海升平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練圻老人農隱
- 借汝快斧斫大桂,要令四海增清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醉樵
- 先生不飲而常醉,醉倒四海支狂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事
- 邈然不數羊與豬,客子四散別門趨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南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