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唐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江南春晚經(jīng)行地,賸有唐昌玉蕊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句
- 吟懷祗怕俗塵迷,若慕唐人也自癡。 -- 出自宋·劉翼·戲和劉雪巢題壁韻
- 未必通漢津,支機(jī)事荒唐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渡黃河舟子作難久之乃渡
- 御史帝耳目,監(jiān)察沿隋唐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寄申屠御史
- 疑非松雪齋中畫,似是唐人野望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子昂學(xué)士小景
- 燕簾風(fēng)裹茶煙外,自選唐詩教子孫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解嘲
- 后山得法因監(jiān)鐵,不減唐朝杜審言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書故三司副使陳公詩軸后
- 凌煙晉室謝文靖,陰德唐朝徐有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舉·丹丘道中寄錢大資二首
- 郎忙日本國里打鼓,大唐國里撞鐘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九年面壁,用盡心肝,大唐人不識只履過西天,單傳指直指待驢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達(dá)磨大師贊
- 箭過西天十萬里,向大唐國里等候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莫因居此與名疏,未可唐捐肘后書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示德圓
- 芳心不被笙歌引,時把唐虞子細(xì)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明明一片祖師意,莫作唐朝事舉揚(yá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俊·送南浦明公歸日本
- 問伊遮得何人眼,梵語唐言總不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始至於少皞,再巢於陶唐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靈烏篇
- 流傅千載后,直欲繼臆唐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已亥秋淮南客中懷故里朋游寄之
- 揣敵惟虞晉,躭頤已噬唐。 -- 出自宋·孫沖·過古夾寨城
- 公行秋水落,穩(wěn)穩(wěn)上瞿唐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送劉蘇州誠之帥夔門
- 西風(fēng)足清嘯,幾日上瞿唐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送虞仲房赴潼川漕
- 并合鄭鄉(xiāng)如旦月,鏗宏唐律過春雷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人次韻曹郎中雷字二首
- 要俾六經(jīng)日益明,俗還唐虞熙又熙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綠槐陰
- 論封無爵死無傳,幸有唐碑為發(fā)明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紀(jì)信
- 只今東府空遺廟,露立唐碑老樹秋。 -- 出自宋·徐天佑·錢王祠
- 志讀備興重掩卷,史看唐幸嫩終篇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杜門嫩出過從少,自錄唐詩旋課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書懷
- 三主四十年,天下禪于唐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歷代詩·隋
- 莊宗克用子,滅梁又稱唐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歷代詩·五代
- 易參羲圣通玄妙,詩比唐人并駕行。 -- 出自宋·葉碧峰·贈月洞先生
- 品題今古知多少,閒把唐僧五字看。 -- 出自宋·葉林·賦洞霄宮隱居十年后
- 錦繃?yán)C襪兩無成,幾把唐家國祚傾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(dá)·青陽驛
- 世以為神仙,此說誠荒唐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石塘源
- 持節(jié)古閩粵,攝事今福唐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呂憲帥維揚(yáng)
- 達(dá)官尚爾況困窮,嗟嗟唐侯一何雄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旌忠廟次王龜齡韻
- 堯言不數(shù)漢文章,漫說唐人萬丈光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恭和御制賜進(jìn)士詩韻二首
- 多少媸妍歸藻鑒,只緣唐許是前身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卜道人二首
- 四山凝碧一江橫,讀書唐碑萬感生。 -- 出自宋·臧辛伯·浯溪
- 天顏有喜人知否,認(rèn)得唐膚用意深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奧域居全晉,靈祠接慶唐。 -- 出自宋·張仲尹·玉兔凈居詩
- 其人品孰亞,周氏與虞唐。 -- 出自宋·章望之·夏晝
- 有錢不肯沽春酒,旋買唐詩對雨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柬陳宗之
- 吉符應(yīng)已分行藏,才紀(jì)唐捐惜無補(bǔ)。 -- 出自宋·鄭若沖·紀(jì)夢
- 平原磊落人,仙碑勒芒唐。 -- 出自宋·朱復(fù)之·與靜使君約游姑山記事古風(fēng)二十韻
- 山中舊事無人說,碎疊唐碑補(bǔ)石橋。 -- 出自宋·宗瑩·天衣故寺
- 如開元可二三子,自晚唐來數(shù)百年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寄呈后村劉編修
- 鑒宜觀夏后,道合慕陶唐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依韻和登州推官張同年之梁山
- 龍舟行樂地,不得復(fù)歸唐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汴堤樂
- 漢蕭何昂宿分英,李靖唐時行雨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黃閣清風(fēng)
- 干戈消禮樂,揖讓去陶唐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懷凈土百韻詩
- 一株楊柳一株花,原是唐朝賣酒家。 -- 出自明·答里麻·西湖(二首,錄其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