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在第1個字的詩句
唐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唐林夫寄張邁墨半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寄墨四首
- 唐羌字伯游,為臨武長,上書言狀,和帝罷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荔支嘆
- 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,自子午谷路進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荔支嘆
- 唐人未知好,論著始于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(唐僧契虛,遇人導游稚川仙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(唐有夢書《新宮銘》者,云紫陽真人山玄卿撰,其略曰:良常西麓原澤東泄,新宮宏宏,崇軒?獻?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(唐稱昭義步兵,蓋澤潞弓箭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
- 唐人惟奇章,好石古莫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
- 唐初傳有此,亂后不留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北寺
- ?唐人詩云:未有桃花面皮,先作杏子眼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監倉家煎米粉作餅子余云為甚酥潘邠老家造
- (唐蕭氏自瑀及遘八宰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
- 唐人昔未到,古俗此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唐神龍中,道岸禪師始建寺于其地,廣明庚子之亂,寺廢于兵火,至乾興中乃復,而賜名曰梵天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凈居寺(并敘)
- 唐堯真自圣,野老復何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唐昌玉蕊會,崇敬牡丹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[唐昌觀玉蕊,崇敬寺牡丹,花時多與微之有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唐昌玉蕊花,攀玩眾所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白牡丹 和錢學士作
- 唐生今亦哭,異代同其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唐生
- 唐生者何人,五十寒且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唐生
- 唐興十葉歲二百,介公酅公世為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二王后-明祖宗之意也
- 唐書禮樂志云:天寶樂曲,皆以邊地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扶南曲歌詞五首
- 唐堯後兮稷契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
- 唐堯后兮稷契臣,匝宇宙兮華胥人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
- 唐王勃雜曲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魚山神女祠歌
- 唐虞千載仰巍巍,太息儒生每背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唐虞邈難繼,周孔不復生,承學百世下,我輩責豈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唐堯授四時,帝道所以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作
- 唐堯授人時,妙用均造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意
- 唐虞亦人耳,四海可高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唐虞雖已遠,至道豈無傳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秋以窗里人將老門前樹欲秋為韻作小詩
- 唐虞乃可讓天下,光被萬世常如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寓
- 唐安萬里音塵絕,誰為寒沙問斷鴻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枕上作
- 唐虞治巍巍,洙泗道益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
- 唐虞元在眼,生世未為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學庵
- 唐安薏米白如玉,漢嘉栮脯美勝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
- 唐虞已遠三千歲,每誦遺書涕泗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足晝臥夢中譫諄乃誦尚書也既覺口占絕句
- 唐虞雖遠典謨在,病臥蓬窗時囁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足晝臥夢中譫諄乃誦尚書也既覺口占絕句
- 唐碑多斷蝕,梁殿半欹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平都山
- 唐年蘭若占閑坊,名畫蕭條半在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乾明阮觀畫
- 唐虞未遠如親見,周孔猶存豈我欺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後書感
- 唐虞誠未遠,洙泗亦如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晴窗讀書自勉
- 唐人作山水,亦以桂配松,丹葩間綠葉,錦繡相疊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廬陵王晉輔先輩桂堂
- 唐虞雖日遠,凜凜猶在目,誰能舉其要,治功端可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書感
- 唐人畫馬如相馬,□□不在驪與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韓幹馬圖
- 唐安池館夜宴頻,瀲瀲玉船搖畫燭,紅索琵琶金縷花,百六十弦彈法曲,曲終卻看舞霓裳,嫋嫋宮腰細如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唐安
- 唐虞雖遠愈巍巍,孔氏如天孰得違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唐虞
- 唐衢惟痛哭,莊舄正悲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日感興十韻
- 唐安在何許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懷張季長
- 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金銅仙人辭漢歌
- 唐劍斬隋公,□[3]毛屬太宗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馬詩二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