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在第7個字的詩句
唇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欲嘆離聲發絳唇,更嗟別調流纖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鳳吹笙曲 ( 一作鳳笙篇 送別 )
- 膩紅勻臉襯檀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·膩紅勻臉襯檀唇
- 只耳獸嚙環,長唇鵝擘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
- 巖腹乍旁穿,澗唇時外拓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松龕藏藥裹,石唇安茶臼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酬黎居士淅川作(曇壁上人院走筆成)
- 傭刓抱水含滿唇,暗灑萇弘冷血痕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楊生青花紫石硯歌
- 呵臂懸金斗,當唇注玉罍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好個人人,深點唇兒淡抹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鄉子·好個人人
- 水翦雙眸點絳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南鄉子·妙手寫徽真
- 眉黛羞頻聚,朱唇暖更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會真詩三十韻
- 拈花微笑破檀唇,悟得塵埃色身相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嗅花觀音圖
- 舉頭桑枝掛鬢唇,轉身桑枝勾破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羅敷詞
- 恁不似當年,絳唇含笑,而今剩有啼痕淚頰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幔卷?
- 蘭眼抬露斜,鶯唇映花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相和歌辭·子夜四時歌四首·夏歌
- 蘭眼抬路斜,鶯唇映花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子夜四時歌·夏
- 紅臉耀明珠,絳唇含白玉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采桑
- 美人偏喜破朱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盈盈扇掩珊瑚唇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宛轉歌
- 催歸亦是大饒唇,自不能歸底勸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杜鵑二首
- 兩岡銜口水流唇,茅屋三間松四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梅山弟池邊醉吟
- 飄然蓑笠坐船唇,不挈漁僮獨理綸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煙溪釣艇
- 一杯杯、酸酒沾唇。 -- 出自·顧隨·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壽
- 遏云妙響發朱唇,不讓開元許永新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(時至正己亥歲
- 沐發眠常晏,濡唇飲不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十首
- 和香細嚼勝猩唇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敬和還家自喜
- 乍寒乍暖,褪朱唇、又過海棠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木蘭花慢·對春光淡沲
- 水腳浮青靛,湖唇滉白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歸自合肥于四頂山絕湖呈孫仁叔抑之
- 須防銀字暖朱唇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浣溪沙
- 蠅母識殘腥,寒唇聚秋草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丙辰八月十七日與肖甫侍師季長沙公閱龕山戰
- 妝指朱才布,膏唇檀更融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和樞密侍郎因看海棠憶禁苑此花最盛
- 曉突無青煙,饑唇閟殭舌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京華對雪
- 怒目睛全赤,妝唇點誤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郡僚櫻桃之什
- 茶甌酒碗試濡唇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蒯通據鼎耳,反唇乃幸脫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苦熱
- 自然穠臉與深唇,一味繁紅也絕倫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桃花
- 侯門珍膳詫猩唇,肉食愚哉鄙若人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人乞朱櫻十首
- 東君,真好事,降唇歌雪,玉指鳴絲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滿庭芳·蝶粉蜂黃
- 當時釀熟曾入唇,大孫絕嘆能逼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遂初泉
- 彼據腹脅吾邊唇,養成持勢猶不均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董侍郎生日
- 束素腰纖,捻紅唇小,鄣袖嬌看,倚闌柔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醉蓬萊·訪鶯花陳跡
- 酡顏暈酒粲朱唇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鷓鴣天 詠紅梅壽守節婦
- 山茶雪蕊渥丹唇,轉老東風倚杖身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懷馬文郁御史靳惟正同知兼簡陸公敘薛孟式
- 步長路,成歡樂,唇歌舌彈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酴*香
- 橋腳時依樹,階唇便作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絕句
- 細君平日但濡唇,瓦盆對酌可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放歌招孫祖訓俞國寶飲
- 說梅津潄不濡唇,秧稻堪驚陌上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
- 何處笙歌酒入唇,應慚忍渴望云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
- 齒犀微露朱砂唇,手荑緩轉青蔥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更盈盈笑靨,櫻唇紅小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滿江紅 贈歌者
- 機舂結草溪之唇,翳桑古柳聯清陰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機舂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