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9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扁舟歸計足,不問鶴和龜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泥溪
- 明窗細披挹,心空氣和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何伯溫三首
- 觸來不自制,天君失和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損戒二首
- 御蜀知有法,水曲鳴和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度劍有日高永康以詩送行次韻
- 名園霽宿雨,春日正和柔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陪諸君會史館園
- 肅肅仆夫征,鏘鏘揚和鈴。 -- 出自漢·秦嘉·贈婦詩
- 晴卷風雷歸故壑,夜和猿鳥鎖寒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
- 大片紛紛小片輕,雨和風擊更縱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雪中寄殷道士
- 羅漢門前乞,趁卻閑和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寒氣與君霜里退,陽和為爾臘前來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湖南梅花一冬再發(fā)偶題于花援
- 忙人常擾擾,安得心和平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閑興
- 為無鸑鷟音,繼公云和笙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蘇州韋應物郎中
- 更懷西川府,主公昔和鼎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陸侍御士佳赴上京
- 佯不覷人空婉約,笑和嬌語太猖狂,忍教牽恨暗形相。 -- 出自唐·毛熙震·浣溪沙
- 今朝兩行淚,一半血和流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再赴桂州先寄李大夫
- 漢家青史上,計拙是和親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詠史(一作和蕃)
- 行樂三春節(jié),林花百和香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春游曲三首
- 溪光何以報,只有醉和吟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郊園
- 騷雅荒涼我未安,月和馀雪夜吟寒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靜吟
- 泉石有膏盲,料理費和緩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次韻曾守懷玲瓏山
- 霎時留不往,便夜來和月,飛過簾櫳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別瑤姬慢/憶瑤姬
- 流螢曳殘光,未省羲和馭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勉諸子
- 莫輕秦黷武,舊恥漢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
- 長篇寄人情何厚,欲和陽春愧未曾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贈詹朝倚
- 干戈憐暴骨,玉帛更和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過楚懷王廟
- 懷凄有豐恨,吟苦無和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溫其對月之什
- 橫磨非嗜殺,下策且和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玉樹曉飛香,待倩它、和愁點破妝鏡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南浦·玉樹曉飛香
- 玉欄干畔,柳絲一把,和風半倚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水龍吟·曉寒慵揭珠簾
- 虛堂響應聲,皎月形和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憶東坡
- 春回在朝夕,枯荄動和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牙坡喜雪用王覿韻
- 兩河蜂伴蟻,多壘介和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鳴腸時一沃,曲身漸和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癸酉閏十二月朔旦入夜雪復作靜言歲斯人艱食
- 呼僮瀹石鼎,煮湯旋和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圣朝思息戰(zhàn),異域請和親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有感
- 琳館奉祠,金甌覆字,和羹妙手還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望海潮·麒麟圖畫
- 壯圖期敉難,大節(jié)恥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李丞相生朝
- 指甲纖柔,眉兒輕縱,和相思曲未終。 -- 出自元·喬吉·朝天子·暖烘
- 關張比疆治,將相俱和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梁父吟
- 能聯(lián)彌明石鼎句,能和商顏紫芝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傅道人歌
- 風雨相留添悲愴,雨和風卷起凄涼。 -- 出自元·張鳴善·普天樂·雨兒飄
- 但有酒須傾,有歌須和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齊天樂 夜宴楊元誠山樓,送陳子敬之三山,
- 火輪飛出扶桑霞,羲和騎龍鞭日車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車遙遙
- 愧我同朝客,傳君寡和章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出閣過勤甫省中
- 如聞穆陵道,當日悔和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春日過宋諸陵二首
- 聊將白發(fā)歸來意,總和東風懊恨歌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答李仲弘寫懷次韻
- 候館疏碪,高城斷鼓,和成凄楚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水龍吟 秋聲
- 羌庭遙筑館,廟策重和親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
- 無私仍克己,直道更和光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自警詩
- 色后群芳拆,香殊百和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東林白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