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9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老夫閱遍人間事,欲和寒山拾得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閱世
- 傳聞招戰士,人尚說和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醉眠夢中得夏閏得秋早雨多宜歲豐一聯起來西
- 屈原清死由他恁,醉和醒爭甚!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雙調·撥不斷
- 流沙連竺國,大磧間和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一
- 穹廬駢□□,葩蓋建和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一
- 猗猗綠綺琴,中秘云和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 其一
- 還同周薄伐,不取漢和親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寄隴右嚴判官
- 清夾曉林初落索,冷和春雨轉飄蕭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雪三首
- 清話幾時搔首后,愿和松色勸三巡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嘗茶次寄越僧靈皎
- 蘚暈莎叢古石房,寺和松竹背秋岡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歷陽寄金陵衍上人
- 夢想西湖古蘭若,又和秋色送僧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善中師歸四明
- 滑甘滫{氵髓}味和神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八
- 今晨霾噎一掃蕩,義和徐行驅六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
- 欲知精意答,預睹太和臻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郊祀慶成并進狀
- 編籬薪帶繭,補屋草和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獨坐
- 連年困饑饉,此際庶和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園雜詩六首·苦雨
- 況茲宿雨余,景氣益和柔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懷呈景仁
- 何如兩置之,度就中和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矧茲同府士,一一隨和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況是不寒不暖、正清和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南歌子·蟬抱高高柳
- 愛來書幌綠窗前,半和嬌笑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賀圣朝·淡黃衫子濃妝了
- 吟似候蟲秋更苦,夢和寒鵲夜頻驚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秋懷
- 頗笑張顛,自謂無人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樂府鳥衣怨
- 舊說張門多靜女,更和靈照情親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贈仲經女子楚楚
- 爨動曉煙烹紫蕨,露和香蒂摘黃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西塞山下作
- 春風認酹酒,佛香長和墓門梅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四
- 三千刻內結嬰兒,調和溫養終無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南窗屋數楹,一點陽和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梅窗
- 賈誼上書期寤主,卞和抱玉無人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謝皋羽傳后
- 冥冥絕思慮,默默全和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雨歇陽林東渡頭,永和三日蕩輕舟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三日尋李九莊
- 雨歇楊林東渡頭,永和三日蕩輕舟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三日尋李九莊
- 當聞漢雪恥,羞共虜和親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贈嚴侍御
- 三尸既伏竄,九藏乃和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道者同守庚申
- 相呼野飯依芳草,迭和山歌逗遠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
- 盡趁晴明修網架,每和煙雨掉繰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夏初襲美見訪題小齋次韻
- 從君出門后,不奏云和管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贈遠
- 誰知絕唱后,更有難和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美楊侍御清文見示
- 不愁歡樂盡,積慶在和羹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陪郭常侍令公東亭宴集
- 龕泉朝請盥,松籟夜和禪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僧無言歸山
- 人逢轂陽望,春似永和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
- 卻教為后恥,昭帝遠和親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詠史二首
- 舞槐龍,垂艾虎,弄清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玉斧折丹桂
- 急救自家性命,*神和、清潔真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盡說煙消
- 也須煩、玉手折將來,和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林外溪邊
- 天遣東皇,來慶誕辰,和氣先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天遣東皇
- 往來與月為儔,舒展和天也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氣中真液,液中真氣,和合不多不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萬法由心
- 木連芝三秀,玉燭協和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齋罷閑行,獨唱無人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掛金索·齋罷閑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