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9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因修洛陽禊,重憶永和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逵·上巳游東禪詩
- 說與眉端向人意,元和才子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
- 令君保此器,常得心和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弦歌堂
- 以尾花箋白鳳新,元和才子賦陽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曾谹父韻二首
- 張侯無居寄巖上,志和有意學浮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建炎八月乘家舟往來龜山
- 田夫留古意,野水識和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晚宿村居
- 料得云端風背上,融和那肯似人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一夕大風偶成呈諸兄簡士修思遠
- 謾說蓬萊宮裹橘,宣和殿下荔枝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三年一鳴驚倒人,欲和薰風奏韶夏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送齊六歸石城
- 一言深悟主,五利且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僧言王右軍,遺蹟永和春。 -- 出自宋·吳奎·泛照湖游天章二首
- 柳線不堪擊離別,自和煙雨搭闌干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有所嗟
- 乾坤一釀甕,花氣百和香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春興
- 鳴鶴方在陰,共子輒和之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辛未中元記夢夢與一僧談世事良久問答中有凡
- 不用涼州羯鼓催,陽和已逐小春來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拜賜宮花紀恩詩
- 青陽才轉(zhuǎn)律,物物被和風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皇帝閣春帖子
- 自慚野趣無拘束,敢和清吟一十篇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
- 梅得月來無限好,月和梅看越清奇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月梅
- 十里荷花帶月看,花和月色一般般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月下看白蓮
- 簾幕深深四面垂,清和天氣漏聲遲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詩成自長吟,宛轉(zhuǎn)音和融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登石魚樓
- 至音詎能秘,錫鸞答和鈴。 -- 出自宋·葉見泰·古詩贈方希直
- 從此青霄騰踏上,久和陳孺不長貧。 -- 出自宋·葉寘·賀王伯愚登第
- 渡過瀟江日已曛,影和明月共天人。 -- 出自宋·游何·紹興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蕭卿乘月獨游淡巖書事
- 長樂疏鐘常送月,靈和垂柳只從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繡幕盤龍四面開,清和時候已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道人之術(shù)孰與同,調(diào)和燮理偕孤公。 -- 出自宋·張經(jīng)·周玄初禱雨詩
- 木德自此盛,我心惟和平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行到頹墻與斷橋,試和明月拗枝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折梅
- 至今逸韻傳清商,云和之瑟弦高張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和陳大監(jiān)
- 萬方陶美化,渾在泰和中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樂章·皇帝閣六首
- 郁郁蔥蔥,融融溢溢,和氣偏薰瑤草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齊天樂 壽方君會
- 千門花柳轉(zhuǎn)楓宸,百和香中過輦塵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引奏后即事(八首)
- 何日金陵道,相攜一和歌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寄金子坤
- 月明拄向仙壇上,同和鈞天奏九成。 -- 出自明·丁敏·簫杖
- 檣上烏啼月滿灘,月和殘雪耐人看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夜泊梁溪
- 會當修禊后,詩在永和前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贈王德操
- 春半暖初回,疏雨兼和風。 -- 出自明·歸昌世·和陶雜詩七首
- 一鳥鳴未已,一鳥隨和之。 -- 出自明·歸子慕·西窗
- 江南寒信遲,十月氣和朗。 -- 出自明·歸子慕·閑居寄沈伯和博士(時伯和將之京應貢舉)
- 花繞香云還五色,草和秋露但斜陽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葉家樓武皇北巡曾此駐蹕
- 決勝豈有帷中謀,主和遂貽城下恥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既了圖南心,乃與公和笑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安樂窩
- 江頭溘溘水聲動,微和著柳黃金重。 -- 出自·李德·十二月樂章
- 有酒不自飲,乃勸義和龍。 -- 出自明·魯鐸·讀李詩
- 陰憶武昌門,高想靈和殿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對新柳
- 因君欲折難為折,忍和新詩向別筵。 -- 出自明·冒愈昌·賦得鷲峰寺前殘柳答吳非熊林茂之留別之作
- 豐稔早占種稑種,泰和端葉地天爻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弘治紀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從親耕籍田用程學
- 郎官白雪難為誦,欲和空慚《下里》詞。 -- 出自明·喬宇·舟中次楊郎中君謙韻
- 即遣東王公,高掣羲和鞭。 -- 出自明·丘民·周玄初祈晴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