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7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鼠留香篆跡,禽和閣鈴音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妙因寺次施敬所韻
- 君不見古來人和方地利,天為吳王還魏帝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險
- 天共白云曉,水和明月流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宿棲霞觀
- 晨霞作朝食,太和為酒漿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滿樓明月調云和,五十弦中急雨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鼓瑟
- 一粒微陽稍兆和,嚴凝莫奈雪霜多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一暴十寒
- 昨夜虛空落地,和風搭在闌干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個是阿誰,廣度和尚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弦管調高甚諧和,排優次第用心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苑花方盛重暄和,特會群臣開廣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一受諸同氣,熙和理道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修煉求真一,沖和本自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罔象精通感,淳和道可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拘束終難得,沖和入道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帝令來作金鼎和,趁得寒梅雪香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陳龍圖
- 白雪陽春挑我和,高山流水結誰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張彥容
- 因憶燕山雪,陽和似有私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癸卯春日大廉即事
- 播之金石,鏘厥和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
- 納烹芳俎,侑以和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祀皇地祗十二首
- 是恪是虔,依我和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樂既六變,肅雍和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郊行將終,聲歌和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
- 薦籩執耜,率禮和容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御樓
- 神既至止,福亦和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親享先農十首
- 鐘鼓樂之,肅雝和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聞喜宴六首
- 鐘鼓管磬,肅唱和鳴。 -- 出自隋··封泰山樂章·雍和
- 萬方靜謐,九土和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白帝商音
- 行慶休祥發,乘和春氣來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凱安
- 禮以導神,樂以和性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祭神州樂章·雍和
- 太公胖俎,傅說和羹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雍和二章
- 鼓鐘管磬,肅唱和鳴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雍和二章
- 永惟休祐,是錫和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煌煌
- 道德先垂裕,沖和已化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第三奏
- 運啟金行遠,時和玉燭調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晉朝饗樂章·群臣酒行歌
- 藏白收香,空袖和羹手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醉落魄/一斛珠
- 高歌隔舍與相和,雙淚迸落青燈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夜聞謝太史誦李杜詩
- 應攜一琴去,相和長官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孫主簿之德清孫善琴
- 瑤音顧我何能和,玉色煩君幾見傾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還諸君唱和雪詩次韻二首
- 奮翼鳴雞急自和,白頭鼓枻為誰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將出江絕句
- 前聞嚴君平,氣和生涼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始到無極作
- 新篇如許好,欲和費沉思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酬余判院
- 主人曰無醯,調和只宜酒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乞醯
- 白雪唱來偏寡和,朱顏老去難重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笳鼓春城
- 莫遣素娥知道,和他發也蒼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木蘭花慢·水亭凝望久
- 自唱樵歌余季和,免教人謗到君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季弟韻二十首
- 世間蚓竅更鳴和,未識王孫半嶺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
- 天上廢云誰屬和,斗間紫氣久無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舊
- 可無詩喚劉郎和,偶有錢同鄭老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徐常丞洪秘監倡和四首
- 杜詩息響難追和,蔡譜孤行欠補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食早荔七首
- 春風才扇已微和,燈市新年笑語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宋侯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