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7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承平嘉靖,收成和熟,萬方歌舞,喜氣滿青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且與從容,來歲和羹未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品令·一陽生暖
- 待宴賞,伴嬌娥、和月共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勝勝慢/聲聲慢
- 暫辭朱皂養沖和,綠野堂延蓬島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歸朝歡·才鼓虞弦薰早入
- 非是東君私語,和煦恩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錦堂春/錦堂春慢
- 遍三田,覺上下和沖,降銀雪,黃芽遍生芝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液泉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四
- 正歲稍暖律風和,裝點後苑臺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慢·煙籠細柳
- 信早梅、偏占陽和,向日暖臨溪,一枝先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梅·小寒時節
- 既醉公有詠,屬和予未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八月十五夜有懷
- 復遣齎來使我和,坐上鉅公傍睨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吳沖卿學士石屏
- 筑緊風雨剝,埏和鉛膏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銅雀硯
- 始知事簡樂民和,不厭來觀柘枝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柘枝歌
- 半似江南美,軍和勝宴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陶太博通判廣信軍
- 詩言留彼美,欲和慚無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李察推留別
- 昔人者誰歟,元和前放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
- 天清天順感其和,嘉禾駢枝立如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陳孝子庸
- 柔美已先薦,陽和非不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賣韭黃蓼甲
- 歲暮山城雪,民和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
- 遠接天開幕,晴和草展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春晚綠野秀詩
- 堯舜欽天日,羲和正歷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時和為玉燭詩
- 公暇不妨閑唱和,免教來往遞詩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官舍書懷呈羅思純
- 樂天在翰林,亦和遷客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不見陽城驛
- 金鼎鹽梅偶未和,位高猶說野情多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翰林宋舍人
- 有物輕醇號太和,半醺中最得春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林下五吟
- 前有古人稱寡和,陽春白雪豈虛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和長安張強二機宜
- 只且愿天下,時和與歲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老翁吟
- 陰毒產蛇蝎,陽和生鶯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唯天有二氣
- 俗阜知君德,時和見帝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慶吟
- 成詩午景已妍和,罷酒花開應更多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城西贈金鄉宰韓宗恕
- 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螢白首亦常材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
- 此曲無乃傷天和,君不見夫子宋圍不糝猶弦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閻子常攜琴入村
- 倘有新詩求共和,莫辭一騎送羊何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胡德輝
- 右史隸題榜,太和存漏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百鳥畏嘲弄,往和長鳴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德麟督叔弼季默詩及破余酒戒
- 麥秀知春力,人和驗歲豐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寇十一雨後登樓
- 新元才過,漸融和氣,先到簾幃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新元才過
- 案有陶詩須細和,無魚歸鋏不須彈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章自道后二章為單
- 四座同寮賢,一和長官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爐亭勞余出山且取子美
- 朝陽鳴處發天和,化作靈根植寶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鄉人為予再賞鳳花求賦
- 子壯閒專日,家和笑答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竺梅潭老境
- 白雪陽春誰與和,村歌社酒爭跳躍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暖候飛灰律,陽和入燒痕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巫山一段云·暖候飛灰律
- 雪罷云初暖,天和日便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帖子詞·夫人閣十首
- 歌翻白雪知難和,注怯黃金故易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令狐揆二首
- 雨腳銜山夕照和,簟間涼氣晚來多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小雨
- 歌緣郢客高難和,璧是秦人誤指瑕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同年王圣源南都講授
- 錦官才涷雨,賡和負妍謳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朱彭州喜雪
- 頓助高舂飯,兼和不糝羹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賈子明出東原采擷野蔬并詩見寄
- 先帝隱民瘠,致和格靈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輒按先帝詔書總龍請雨兼禱
- 神爽道自合,體和真亦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