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7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詩成相示勸之和,才盡氣索其如吾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和牧齋題沈石田奚川八景圖歌
- 柳陰晴處坐,聊和老農吟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春晦連日風雨贈別(四首)
- 三奏《陽春》和者稀,立談古人獨知我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(分得“一”字)
- 千人舉杵萬人和,九仞為臺十仞池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玄明宮行
- 手調商鼎鹽梅和,曲應虞弦舞袖低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紫陌行
- 矯首問羲和,羲和不停轡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冬日何可愛
- 《陽春》固寡和,《別鶴》亦辛酸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寄楊少傅
- 修禮或五漿,飧和詎一盞。 -- 出自明·李蓘·曉夢陳晦伯十二韻
- 何如載酒鳴云和,手折山花行唱歌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春宴曲
- 徑暖鶯花日,風和燕子泥。 -- 出自明·陸俸·舍弟山亭
- 高亭暑夜景相和,涼月絺衣掛薜蘿。 -- 出自明·聶大年·夏日次侃禪師韻
- 高歌郢曲知難和,未數陽春舊日題。 -- 出自明·錢幹·和曾學士元日遇雪
- 東風扇郊原,天和本無跡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雅歌何處聲相和,野服它年手自裁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謝方石先生挽詞
- 鳳歌落落復自和,笑問楚狂安在哉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太白山人歌為關西孫太初賦
- 啼烏聲未歇,猶和斷腸猿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本寧談蜀中用兵后和二首
- 姑蘇臺上春風和,江花亂落江水波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白纻四時詞(四首)
- 詩景天和邀客和,衡門草長與人長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覽鏡七首
- 《陽春》信寡和,《下俚》乃得親。 -- 出自·王偁·感寓(二十首)
- 別時聞谷響,應和主人吟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訪太乙村居
- 二月昭陽春已和,牡丹亭館幾經過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宮詞(四首)
- 自是陽春元寡和,莫言寒屋報書遲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奉答汝南公
- 學生行春日,陽和處處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孺子·郊行贈趙汝師先生
- 向曙趨朝玉佩和,露華滿地濕緋羅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始聞唱吁喁,答和幽嗚乍。 -- 出自明·姚粦·原州夜哭
- 逍遙出嚴戶,唱和沸螗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
- 方雨盈暮春,微和殷仲月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春雨述懷
- 遙知講經處,賡和有新章。 -- 出自明·周藩宗正·送朱生游德安兼簡蔡太守
- 海棠庭院鳥聲和,睡足東風一竿日。 -- 出自明·朱靜庵·春睡詞
- 樓觀憐焦土,陽和感殺機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哀谷亭(三首)
- 造物商巖板,羲和穆駿鞭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擬不如來飲酒(八首)
- 日者西園宴,云和獨未收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箏
- 煙晚欸乃漁歌,和櫨聲咿軋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華胥引·滄浪磯外
- 雪飄歌句高難和,鶴拂煙霄老慣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聞楊十二新拜省郎遙以詩賀
- 陽春曲調高難和,淡水交情老始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夕因題卷后封寄微之
- 湖光秋月兩相和,潭面無風鏡未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望洞庭
- 為誰頻斷續,相和砧杵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齊天樂·庾郎先自吟愁賦
- 詩成自寫紅葉,和恨寄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訴衷情·憑觴靜憶去年秋
- 帝簡登藩翰,人和發詠思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贈之作
- 巴姬倚歌漢女和,楊柳壓橋花纂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蜀國弦(七首)
- 滿地殘陽,翠色和煙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蘇幕遮·露堤平
- 天時地利與人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西江月·堂上謀臣尊俎
- 筵輝麗璧,樂暢和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武后大享昊天樂章
- 樂以平志,禮以和容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禪社首樂章·福和
- 巡吹慢遍不相和,暗數看誰曲校多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禮以導神,樂以和性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祭神州樂章·雍和
- 交映凝寒露,相和起夜風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早秋望華清宮樹因以成詠(一作盧綸詩)
- 嘗聞贈瓊玖,叨和愧升堂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詠冬瑰花(奉和中書李舍人昆季詠寄徐郎中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