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妨斡運甲和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朱先生
- 擒猿捉馬氣和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搗練子 密州李節副求拄杖
- 十搗練,要調和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搗練子·風人唱
- 瑞云掩映,百和香風散,四時不夜春長暖,處處覺閑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夢游仙 鳴鶴馀音卷之五以上周泳先補丘處機
- 蕭然唱,灑然和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瑤臺月 自詠
- 遍坊村、各生和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西閣
- 晏然軍國,事和平,災割封緘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上丹霄 贈京兆府統軍夾谷龍虎
- 香風萬家曉,和氣九江春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
- 月向人圓,月和人醉,月是承平舊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念奴嬌 中秋效李敬齊體,每句用月字。 案此
- 記昨夜筠筒和淚封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秋色橫空 詠梅,順天張侯毛氏以太母命題索
- 處身謙讓性和光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悟南柯
- 陰陽升降,沖和四大,骨壯神全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賀圣朝·夜深人靜
- 自然恬淡日和平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寄天長道眾
- 力耕不怕水和旱,篤信能行貊與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開元余兄儒術誤身
- 入口馨香,風和露嚼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維春茸茸,惟和之功,惟陽之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賞音不遇林和靖,也是花經第一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梅三篇
- 叮嚀通國老和少,黽勉及時耕且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假守晉康出郊勸農二首
- 帶醋香醒鼻,和糟味滑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丁未仲春思鄉味會之樂簡寄董伯虎
- 清風依玉樹,和氣茁蘭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廬陵葛孝子母夫人
- 工歌屢奏,聲和間章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神其降嘏,時和風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
- 曠德合沓,泰和絪蘊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炳為天文,各和攸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十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
- 爰稱元祀,告和吉時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
- 德業昭著,用和神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
- 禮成樂備,人和神悅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
- 玄貺昭格,至和所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攝事十三首
- 美若休德,民和幾豈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蠟祭十三首
- 介以繁祉,式和民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
- 禮有三獻,式和且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
- 備茲孝欽,式和民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夕月十首
- 律應青陽,氣和玉燭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
- 簫勺之仁,參和萬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袷饗太廟
- 既長六律,兼和五聲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黃帝宮音
- 氣調四序,風和萬籟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肅和
- 鉤陳夕次,鑾和先蹕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豫和
- 日麗天儀,風和樂節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肅和
- 禮備其容,樂和其變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釋奠文宣王樂章·雍和
- 月禮已周,云和將變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肅和
- 有飶嘉豆,既和大羹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德明興圣廟樂章·迎俎
- 以妥以侑,既和且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宗廟樂舞辭·肅雍舞
- 或升或降,克和克同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宗廟樂舞辭·觀成舞
- 權臣自愿成和議,金虜何嘗要汴州! -- 出自·郁達夫·過岳墳有感時事
- 從古庸臣好和議,寒潮嗚咽使人悲。 -- 出自清·黃燮清·黃天蕩懷古
- 晚年種德聽和鑾,露冷林深綻錦團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乾道三年九月宴罷
- 能賦丘嘗聞,和歌參不敏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和登會稽山
- 擷不碎、一團和氣,只伊消得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滿江紅·似玉仙人
- 南風昨夜陽和透,放出參天勁節森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部中觀新竹有感
- 賓客唱予還和汝,使君安老兼懷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奎墨西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