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戾不殊冰炭,和不侔塤篪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意還情融,氣和神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大筆吟
- 洛陽最得中和氣,一草一木皆入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實端明洛陽看花
- 看之不知倦,和氣潛生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二首
- 家給人足,時和歲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君子飲酒吟
- 融怡如再少,和煦似初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喜歡吟
- 安得如前日,和風初扇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病酒吟
- 太古者靡佗,和氣常絪紜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履道會飲
- 東君見借陽和力,不減公侯富貴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園逢春
- 多因只是名和利,放向床頭不拆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晝寢房
- 安得如前日,和風初扇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春暮吟
- 十指如枯筍,和袖捧金樽;o殺銀箏字不真,揉癢天生鈍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仙呂】醉扶歸 禿指甲
- 修行混俗且和光,圓即圓兮方即方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只因火力調和后,種得黃芽漸長成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布德刑開網,和戎戢武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
- 從今更上中和頌,少費將軍九萬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何子溫祈晴二首
- 愧非伏老成和伯,喜有侯芭守子云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田從先
- 細把新詞才和了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蝶戀花·亂疊青錢荷葉小
- 小春天、十里和風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行香子·驕馬花驄
- 琴幃底,聲調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滿江紅·修茂堂深
- 問津當繼宣和躅,要得人言更妙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趙氏樓偶成
- 坐涼三鼓漏,和夢一鐙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王得淦韻
- 教子籯金外,和家棣萼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蔣質甫
- 見日吹紅燭,和塵掃翠鈿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吳宮
- 仙盤取露朝和藥,舞殿裁云暝作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帖子詞·夫人閣十首
- 軒鴻遡霄路,和鶴答溪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呈胡希元進士二首
- 深恩及行葦,和氣藹鳴球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昭文王相公出鎮青社
- 延閣裁章紆和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宮師相公待制龐學士賢年二韻續川然兩字
- 便回天上陽和氣,散作人間寬大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余在北門時每立春必前索宮中春詞十馀解今逢
- 東游封祀被和鑾,甲子北來巡朔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天馬歌
- 高風變冰霜,和氣從此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正月二日探春
- 仲春乃積雨,和景良未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仲春苦雨
- 長河未放羲和宿,卻放斜陽更向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兵皇華亭下三首
- 欲識千條恨,和煙折一枝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折柳贈行人
- 急弦高張思和彈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鞠歌行
- 佳氣浮軒蓋,和風襲縉紳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
- 南風發天和,和氣天下流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賤士吟
- 及陰陽兮不和,惡此土之失時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訟木魅
- [李益]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句
- 掃月眠蒼壁,和云著褐衣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李道士歸南岳
- 佳氣山川秀,和風政令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東郊迎春
- 春園既醉心和樂,共識皇恩造化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
- 遲日宜華蓋,和風入袷衣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扈從南出雀鼠谷
- 先皇玉座靈和殿,淚灑西風日又斜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賦得秋柳
- 東風也合相和暖,臘雪無端欲滯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梅花
- 半道得錢相和歌,翁倒子扶相枕睡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江城
- 交情通意心和諧,中夜相從知者誰? -- 出自漢·司馬相如·琴歌二首
- 蘆洲一夜風和雨,飛起淺沙翹雪鷺。 -- 出自唐·毛文錫·應天長·平江波暖鴛鴦語
- 漢家公主昔和蕃,石上今馀手跡存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陰地關見入蕃公主石上手跡
- 蕙炷猶熏百和秾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