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結(jié)齋風(fēng)味如和靖,況有凌風(fēng)百尺臺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張持荷以詩見約同沈無隱賞梅因得絕句奉謝
- 飛鳴互嚶嚶,和樂長愔愔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參議林郎中
- 寄語金鸞客,和羹人正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用楊誠齋韻再題歐陽長老墨梅
- 歡聲沸閭里,和氣蠲癘疫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喜雪謝東林
- 石乳一何粲,和氣知有聚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寶方山
- 嚥嗽自有元和津。 -- 出自宋·曾三聘·玉梁觀
- 憶從奸邪賣和議,漢廷君臣愁至今。 -- 出自宋·曾淵子·漳南示義軍寄邑人譚野臣
- 明德格幽顯,和風(fēng)被華夷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掛巖屋似六和塔,入路門如九里松。 -- 出自宋·章孝參·題彌勒院
- 莫說和羹事,和羹事猶未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古端飲問梅亭作
- 片云飛渡風(fēng)和雨,斜日低穿水浸沙。 -- 出自宋·趙處澹·厭雨
- 青簾沽酒家,和氣春風(fēng)集。 -- 出自宋·趙善信·南郊即景
- 權(quán)奸誤國家,和議甘骫骳。 -- 出自宋·趙時瓈·題陳少陽先生上書稿后
- 惟知弄舌嬌和巧,不管行人喜與嗔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聞鶯
- 侍朝惟秉忠和孝,遙見爐香上九重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早朝十絕
- 日靖四方,民和年豐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
- 征鞍擬待春和暖,催促行裝愿少遲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元符放還謝英守何智翁
- 恬夷益得沖和力,無病無憂一地仙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贈陳通其致仕熙壽軒
- 東鄰老幼足和氣,西邑生靈皆病顏。 -- 出自宋·朱景陽·諸宜春萍鄉(xiāng)二邑大夫政事作詩一章
- 宮中先得陽和氣,知是春從天上來。 -- 出自明·朱權(quán)·宮詞
- 無窮懷抱風(fēng)和暢,不盡形容雨發(fā)生。 -- 出自宋·朱釋老·春日田園雜興
- 孤根未識陽和力,春去春來兩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和
- 高情獨有林和靖,門掩晴空看鶴飛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寄西湖林一貞先生
- 天馬誰能馭,和鸞駕紫微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和李長吉馬詩(五首)
- 皓月金門夜,和風(fēng)玉殿春。 -- 出自明·陳敬宗·元夕賜觀燈應(yīng)制(五首)
- 楚王非賤貨,和氏坐摧殘。 -- 出自明·陳束·宿香山僧房
- 《下里》多和音,焉為辨笙竽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行部迤東軺中雜述二首
- 傷心垂矢與和弓,此日哀思九宇同。 -- 出自明·費宏·次邃庵西涯兩公先帝忌辰悲感倡和之韻
- 行宮只奏中和調(diào),解厭南朝《玉樹》 -- 出自明·顧璘·武皇南巡舊京歌(十一首)
- 隱幾靜焚香,和墨書《黃庭》。 -- 出自明·歸昌世·和陶雜詩七首
- 老稚雜笑談,和樂知歲足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擬飲酒效陶淵明(三首)
- 朱明司辰,清和肇節(jié)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爾于此時來,和鳴葉簫《韶》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碧梧丹鳳圖為黎侍御一卿題
- 隋侯自朗瑩,和氏自溫明。 -- 出自明·姜玄·雜詩
- 高天豁朗霽,和風(fēng)飄輕裾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輿·塘中亭子初成
- 白發(fā)知多少,和愁夜夜生。 -- 出自明·金鑾·獨夜
- 燭龍肯緩羲和轡,流光應(yīng)向人間住。 -- 出自明·金文徵·玉仙謠(同楊孟載和阮孝思作)
- 綠陰和水草和煙,今夕明朝頓爽然。 -- 出自明·廖孔說·雨中送春二首
- 名園豈辨煙和樹,名卉難分菌與芝。 -- 出自明·林應(yīng)亮·落花篇
- 但言割地與和親,不愁戰(zhàn)死愁羞死。 -- 出自明·林章·少年行
- 乘月坐更深,和云臥峰頂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夜坐雜言次韻(二首)
- 浮云忽變清和節(jié),平楚遙連賈誼祠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送余侍御貶荊門州
- 就石分泉冷,和鐘杵藥勻。 -- 出自明·盛鳴世·葉汝習(xí)病目移住西山戲簡
- 發(fā)激楚,奏陽和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秋林會友圖
- 滿城芳草煙和雨,江燕飛來似識人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春辭二首
- 將軍杖鉞妾和番,一樣承恩出玉關(guān)。 -- 出自明·汪循·明妃
- 玉人褰素幕,和月折梨花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賦得白里白
- 十二層樓外,和風(fēng)醉牡丹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滸西莊春日行樂詞(四首)
- 士女雜坐交和歌,河轉(zhuǎn)參橫奈夜何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白甿辭(五首)
- 壇上煙霏百和香,青鳥飛來忽飛去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西京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