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兩片乾死木,和合藏深衷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琴旨
- 胸中二三策,和扁為國醫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送陳用之遠游
- 陰寒不內侵,和氣無外泄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往時予有湖湘之游同年黃東發提舉以清江楮衾
- 牟麥未全黃,和灰熟煮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有田婦獻水麥甚閏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悵
- 投以東阿清,和以北海醇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詩二首
- 名臣臨俊域,和氣□芳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宏·興慶池禊宴
- 在朝從此薰和氣,要使驩心萬姓均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鄭丞相
- 處士懷貞逐,和生契宿緣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寄眠云處士
- 單于世世求和親,漢塞自此無風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昭君曲
- 更覽諸公賡和句,方知漢祀曲非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韻
- 割鮮輕屠龍,和羹小函牛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與丘程凌林四君同賦食河豚
- 風光來莽蒼,和氣動幽沈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朱純臣兵部上巳錫宴
- 百夫決拾看和容,何用娛賓循飲格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陳蒙城金風堂射飲
- 俚蜺婉孌習和雅,竊笑胡為瓶井湄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飲東窗一首
- 我來一盥挹,和氣溢賓主。 -- 出自宋·孫懋·溫泉
- 百年承襲地,和氣媚芳塵。 -- 出自宋·孫雄飛·錢塘感興
- 系郢曲之寡和兮,信蕭規之難繼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良牧
- 麗澤存相益,和羹忌敬同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高南仲自云間歸退軒蓋明府以四詩送之末章專
- 晴日明黃道,和風度紫宸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
- 渥洼駒有種,和氏璧無瑕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王知復書監
- 欲得丹青手,和云畫作圖。 -- 出自宋·太史章·題幽石
- 起巖作詩,輯和厥聲。 -- 出自宋·湯起巖·四賢堂
- 孝心常翼翼,和氣兩洋洋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送許寺丞五十韻
- 好風何處起,和月入簾來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登胡氏樓
- 乃能樂清夜,和我商聲謳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山園戲書三物
- 病以尤虞積,和因學力形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哭中齊兄三首
- 年年寒食風和雨,天遣天花值此時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梨花
- 庭前雨露挾和氣,明年定有枝相連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吳氏碧松亭
- 雨晹皆應節,和氣滿平疇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端午帖子詞皇帝合
- 孰奏簫韶樂,和聲召來儀。 -- 出自宋·王撝·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遠目窮天宇,和風爽醉襟。 -- 出自宋·王舉元·同游柏谷山
- 僧房高揭諫和書,知是高人意不虛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方丈壁讀胡邦衡書草
- 煦濡三尺澤,和暖一囊衣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代徐思遠謝張季萬
- 列爵分全服,和聲奏大庭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陳長卿五人同集韻
- 南郊漸近天和暖,選日司衣進大裘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遠人新有約和書,并塞狼煙指日無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皇帝合端午帖子
- ……戰伐功何有,和親計未疏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為聞北人畏和暖,安得如今便驚蟄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夜聞警
- 濯足臨澄碧,和云臥石室。 -- 出自宋·邢恕·朝陽巖絕句
- 水芽只自宣和有,一洗槍旗二百年。 -- 出自宋·熊蕃·御苑采茶歌十首
- 豈有鳳口,而和梟聲。 -- 出自宋·薛澄·效朱公叔絕交詩
- 鮑家兄弟皆和樂,林子詩豪膽壓人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
- 兵寐刑措,時和幾豈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一炷香銷百和焚,有時鐘磬梵天聞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巖因崇報禪寺
- 知心卻藉風和月,時度梅花一線香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夜坐二首
- 年來懶問是和非,謾向滄浪理釣磯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學漁
- 邑民頌德千和萬,毫楮如何可以窮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嘉定改元久旱得雨詩呈張令君
- 王明儻予燭,和羹登簋铏。 -- 出自宋·于格·梅林分韻得彭字
- 小臣生長宣和初,深仁浹髓淪肌膚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永佑陵
- 南州臘月溫和早,賴有冰花除熱惱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謝君植矮梅百許株蟠屈如輪臘至皆著花灑灑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