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無縫罅,妙祥和。 -- 出自元·智久·鷓鴣天 贊亨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黑瘡白癩聾和瞽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十分用、刀圭和秘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恣逍遙
- 是惺惺,清沒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恣逍遙
- 茲晨瑞氣陽和早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春樂 春日
- 賞宴懷中珍和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春樂 春日
- 陶陶團結氣和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西江月 四方
- 大仙唱,真人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
- 大仙唱,真人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 重陽全真集卷之五
- 知滋味、趙州和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茶肆茶無絕品至真
- 無中煉就汞和鉛,攜云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踏云行·去歲周亭
- 米麥精華,沖和恬淡,自然造化成神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出家眾
- 五方清邪致,和氣盈盈,化成瑞靄祥煙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路花 贈三州五會善眾
- 次泯貪嗔調和神氣,休放馬猿馳騁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喜遷鶯 贈康德機
- 江山明媚陽和節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大官樂 春
- 世間清苦禪和、了心才到安閑地藜床兀兀,經年打坐,頹然假寐。 -- 出自元·曹光輔·水龍吟 附見四印齋本天籟集卷上內。原題云
- 因行消散昏和悶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虞美人·紅顏綠鬢無長好
- 量蟠英偉氣和愉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太常引 周都運生朝時添壽王村
- 寫杜娘哀怨,和淚把、彈與孤鴻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,祖母之 也,姿淑
- 珍品無多百和濃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王中丞許贈新香不至,書此以催之
- 今朝乘興,也和詩客凝佇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念奴嬌 九日,同府學諸君飲王氏園 以上西嚴
- 酒闌更唱迭和,忽以成卷,漫錄之,以為再會喜話云賣藥韓康伯,還丹呂洞賓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南柯子 仆慕呂勉夫陳天民之為人(原作舊,
- 有唱還應有和,纖纖玉映銀鉤。 -- 出自元·鄭禧·木蘭花慢·望斜楊裊翠
- 人都道,不調和鼎*,豈盡其才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為王彥博尚書壽
- 灌溉三田,平和百脈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踏沙行 為朱德輝送醫僧道二首
- 布雨行云,陽和陰暢,一載工夫養個兒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圓庵蔣大師
- 百般呼吸,神和氣化弄舌。 -- 出自元·三于真人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戒嗜欲、保安和氣。 -- 出自元·三于真人·無愁可解 嗚鶴余音卷五
- 只圖博取利和名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臨江仙 以上并見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五
- 尚余殘醉在,和夢到揚州。 -- 出自清·繆彤·渡江
- 寶鴨團爐百和香,錦鴛方褥五文章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倦繡篇為云中呂遵義作
- 楊柳牽愁思,和春上翠裙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江干江干望不極,樓閣影繽紛。
- 荊山那得枝和合,豆泣堪傷肉自剜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憶弟妹
- 山間江上風和月,令眼傍觀卻笑人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兩庠同舍
- 窗橫梅影眠和月,路入梨云夢著人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紙帳
- 繼好安邊境,和同樂小康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北征回鑾詩
- 詔命交酬繼和來,君臣道合何如是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仇依旅類相和鳴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燕歌行
- 莫嫌傾出清和濁,勝是嘗來辣且濃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仲秋過盧北山子俞嘗新醞作
- 狎我惟野麋,和我惟幽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獨游
- 得道人難測,和光跡易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道士
- 誠明自有中和氣,潤色還多郁穆言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李舍人獨直
- 薄伐乃中謀,和親非上策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漢將三首
- 晨光生劍珮,和氣引咸韶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元會觀禮呈仆射相國呂公
- 都緣剩沐太和潤,況自頻分私照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安福殿千葉雙頭并枝白牡丹歌
- 攀蘿躡孤峰,和云坐幽石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游大峒山
- 掃除身世朝和暮,分付兒孫白與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利路章運詩二首
- 從公更覓中和什,慚愧無因把蜀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贈潘陽二君二首
- 一生世路高和下,何恨人情瘠與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
- 柱史顏如春,和風畜驚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楊侍郎之侄有文劉左史之婭靖之攜文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