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和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當(dāng)日朱仙和葛老,更老黃、亦合同蕭散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醉見千山面
- 招我歸來,和春醉去,休跨揚(yáng)州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舉杯吞月和花嚼,月自寄胸花不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群憸并附和,四面皆楚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少章投贈(zèng)
- 風(fēng)前把杯和月吞,嚼出新詩不供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題秋崖
- 主人顏色和,甘諛終不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二禽
- 甚毒傷沖和,一快喪軀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(mèng)方飲藥或告之曰攻伐太過斯傷天和覺而識(shí)之
- 詩成難繼和,造化筆通神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座主相公雨中作
- 唱絕時(shí)難和,吟多客詎勞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
- 詩成誰敢和,清思若懷霜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舍人秋日臥疾言懷
- 百篇詩盡和,一盞酒須分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宋慎言
- 翠眉紅臉和回鶻,惆悵中原不用兵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長安退將
- 人情且要和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莫訝馬風(fēng)廝*
- 與個(gè)丘仙和不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
- 遇冤讎,當(dāng)和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
- 無凝滯,沖和上下,相應(yīng)好因由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遇姜四翁所惠團(tuán)襖
- 協(xié)氣橫橫和氣煦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青蓮池上客 繼重陽韻
- 放教六神,和暢不動(dòng),三尸顛蹶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喜遷鶯 煉心
- 曲肱展腳和衣寢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忍辱仙人 景金本注云,七首本名漁家傲 虢
- 玉山任倒和衣睡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忍辱仙人 春興
- (霍王以下和句亡) -- 出自元·李治·咸亨殿宴近臣諸親柏梁體
- 松巖一覺和衣睡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
- 志氣要平和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
- 道眾滿川和氣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 秋陽觀作,答宣德州道友請(qǐng)
- 便烹蘆菔和為液,袪疾有同鷹脫郤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徒然喟有和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長歌行
- 交頸鳴相和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猛虎行
- 點(diǎn)畫乃應(yīng)和,關(guān)連不相違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點(diǎn)畫迺應(yīng)和,關(guān)連不相違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
- 廟堂遺恨和戎策,宗社深恩養(yǎng)士年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厓山大忠祠(二首)
- 夜鳩眾功和陰陽,粉白黛緣各一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天上碧桃
- 士勸渠能和益土,百驚不動(dòng)是人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趙云
- 甘雨每從和氣出,祥風(fēng)常自善心來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題劉功父與耕堂
- 迥絕無人和,聚頭相共舉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物外更將和氣約,精修便得扣玄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上林花結(jié)和香霧,絮壓輕輕軟似綿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柳岸煙沈和水淥,獨(dú)爾今朝看不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陰陽青里和煙碧,天地相鮮似火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靈根就看和春雪,神室之中有絳砂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中兮和茇,和兮中之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潛鞠兮中和,篤生兮人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季于孟仲,和之精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三春彭兮,和氣弸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季于孟仲,和之英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漕使黃郎中
- 春秋一中和,異者向與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次典巖老贈(zèng)昭袒韻
- 未有可分和氣處,薰然煦甚自喬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(zèng)楊持正
- 祝辭亦陳,和奏斯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
- 慈顏雍穆,和氣沖融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(cè)寶九首
- 清寧鑒德,和氣應(yīng)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朝會(huì)
- 扶桑朝暾,和氣肸飭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朝日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