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5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居人如見和,絲竹奚相嘲。 -- 出自明·盛時泰·擬古詩七十首(錄一十三首)
- 御前細說和番事,六院都來墮淚聽。 -- 出自明·石珝·會昌宮詞
- 師克貴在和,力分由不專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飲馬長城窟行(壬辰歲,聞西師失利作)
- 誰道有人和淚寫,托根無地怨東風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子昂蘭
- 游辰風日和,行徑花草馥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七佛庵三十韻
- 怒則乖天和,喜亦傷大雅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飲酒三首
- 日暮胡笳和羌笛,舞兒羞見錦纏頭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壬子秋過故宮(十九首)
- 佳人紈扇和詩贈,上客金瓶帶酒攜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蔣陵兒
- 玉瓶一雙和酒絡,九陌三衢縱歡謔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送高文質游杭州
- 胎禽起舞和云謠,山月光于畫樓燭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贈虹縣顏景明
- 一唱復百和,亂絲更棼之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(錄
- 西內詞臣和柏梁,天書飛動賞輝光。 -- 出自明·王伯稠·追昔感事八首(出世周手稿,集本不載)
- 當歌激風和結楚,吳姬《白苧》莫停舞。 -- 出自·王偁·將進酒·故人手持金屈卮
- 琴調思長和淚鼓,鏡銅衰盡帶愁看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元·和人無題(二首)
- 天氣屬清和,幽齋凈于水。 -- 出自明·王紳·夏日
- 抗臂抑羲和,六龍且徐徐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詠懷(一十六首)
- 服食享太和,呼吸調陰陽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長安雜詩(十首)
- 野老歌仍和,篙師去復留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寧國溪上(四首)
- 林邊細路和橋斷,湖上疏花傍竹開。 -- 出自明·文林·后三日雪晴同邦彥游西湖再疊前韻
- 鶴鳴子不和,徒然有哀音。 -- 出自明·烏斯道·澤畔
- 入盤以油和,齒頰流肥香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紫芥
- 景新寄予,和之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啟南寫游虎丘圖
- 石臼松煙和露搗,寒林柿葉帶霜書。 -- 出自明·吳志淳·鄭元明高啟文攜友人所畫谷口圖訪予湖山未幾
- 香光茗氣和氤氳,宴晦清齋撇見聞。 -- 出自明·小萍庵文·金明老人黃葉庵落成志喜(四首)
- 山銜落照和云下,霧斷寒潮隔岸鳴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郭山人舍宅
- 乍經樹杪和煙濕,輕覆花枝過雨晴。 -- 出自明·楊榮·璚島春云
- 更約扁舟和月宿,荻花深處聽漁歌。 -- 出自明·楊一清·希大司馬扈駕至淮安便道過江訪余石淙精舍感
- 精心自比和香序,雅好誰同服食方。 -- 出自明·于鑒之·雜感十首(崇禎元年)
- 官驛暮帆和雨落,水城寒鳥背人飛。 -- 出自明·張和·送龔進士文彥
- 天孤遠雁和云斷,風急春潮帶雨飛。 -- 出自·張寧·送史明古過訪還吳江
- 冬候喜久和,言旋課樵牧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雪后早還
- 負暄愛日和,云靄薄向舒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負暄(二首)
- 孰探天地和,心境湛敦復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負暄(二首)
- 悅鳥喧漸和,新流泛池淺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晚霽
- 春陽藹微和,扶疾釋余怠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元夕后喜晴登靖通庵
- 鄉思雨中和雁斷,秋風江上見人行。 -- 出自明·趙迪·登余干城
- 下簾奏云和,春風復吹入。 -- 出自明·鄭惟勉·春怨
- 鳥鳴聲已和,得氣先于人。 -- 出自明·朱高煦·感興(二首)
- 為嫌衾薄和衣睡,火冷金壚夜半寒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閑眠時唱和,律呂隔墻通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贈鄰院深上人
- 結成寶鼎和羹味,多謝東君。 -- 出自宋·何?·采桑子·百花叢里花君子
- 舉國莫能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遇其四
- 攜手佳人,和淚折殘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神子/江城子
- 便須起來和熱吃,不消洗面裹頭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煮菜贈包安靜先生
- 群隮相應和,勇往爭驂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(并引)
- 釀為真一和而莊,三杯儼如侍君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一酒歌
- 卉木繁榮,和風清穆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勸農
- 難將心事和人說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美人對月
- 首夏猶清和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游赤石進帆海詩
- 滿地蘆花和我老,舊家燕子傍誰飛?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金陵驛